与佛同行

  1. 首页/
  2. 与佛同行/
  3. 活在当下 如何做到?

活在当下 如何做到?

2025年2月20日

一日,我们时常感到迷茫,因身陷于往的回追悔不已,或了未知的未而彷徨。然而,佛法带给明灯,提醒我:「活在下。」简单字,却是解脱烦恼关键

 

活在下的核心,是无常法的深刻体悟。因知道,一切皆不可重或延,才会懂得珍惜「此此刻」的宝贵明白,去再美好也无法重,未再可怕也只是一幻象,那活在下,就不再是一玄妙的理,而是一却充力量的生活度。

 

佛法的角度,时间本身是一幻相,去已逝,未来还到,唯一的,或只有「一刻」。但们说一刻,其实这一刻也已去。

 

《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的界限并不稳定,时间其实只是一种概念,是众生内心妄念投射出来的结果。真正的「当下」不是时间的某一点,而是我们内心对当下实相的全然觉知。

 

「止观」修行法门,能帮助我们活在当下。「止」,令心专注于此刻,停止攀缘外物的心念起伏;「观」,以平静专注的心,如实地观察身体的感受、外界的声音,或内心的念头与情绪,不执着、不抗拒,纯然地观照眼前的实相。

 

这种觉知被称为「正念」,它是对生命每一刻的真相完全清楚明白的态度。我们才能直面当下的诸法实相,从而切断惯性的烦恼习气,不再被过去的记忆牵绊,亦不再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陷入焦虑。

 

如何真正在日常中实践活在当下,借用教授在课堂上说的一个故事:古人「上山砍柴煮饭」为例。凡人把这件事看成是「上山为了砍柴去做饭」,所以一边上山,就一边想着今天究竟能砍到多少柴回家。万一遇到雨天,木材都被淋湿了,就开始担心回家生不了火,煮不了饭,没有饭吃。因为有目的,所以有所期盼,有所忧虑,有所失望。

 

但活在当下的人则是纯粹的「上山砍柴煮饭」。上山的当下,专心走路,还可以欣赏一路的风景,因为心里没有想着自己是要去砍柴;到了要砍柴的地方,就专注地砍柴,无论柴木的状态如何,有砍到就对了;然后回家,该生火煮饭的时间到了,就煮饭。把眼前的事情,该做的步骤,一件一件地专心完成,纯然地享受整个过程。

 

活在当下的修行,并不一定要于禅堂静坐或隐居山林。日常行住坐卧、吃饭喝茶,都可实践。例如,每天吃饭的时候,不打妄想,也不狼吞虎咽,而是全然地品尝每口饭的滋味,感受咀嚼的过程。这样的专注与觉察,看似平凡,实际上是对心灵力量的一种深刻训练。

 

当你下一次面对繁忙的工作或涌来的压力时,不妨回到自己当下的每一个呼吸,感受当前的片刻宁静。人间纷扰如浮云,无论生命带给我们顺境还是逆境,佛法都以无常、止观的智慧告诉我们,安住于当下。当我们不再被过去捆绑,也不再被未来牵拽,内心才能回归清明。透过不断修行正念,我们才能从无明的轮回中解脱,觉悟到生命的真实面貌。

 

 

 

作者:黄婉曼

 

佛学研究硕士生。

 

电视传媒人,视佛法为指引人生的哲理。与你一起实践生活禅,跳出无常烦恼的束缚,学习在娑婆世间活用佛法智能,发菩提心,修行得乐,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