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佛同行
印祖讲故事|牛皮鼓
唐北台后黑山寺僧法爱,充监寺二十年,以招提僧物,广置南原之田,遗厥徒明诲。爱死,即生其家为牛,力能独耕,仅三十年。牛老且病,庄头欲以牛从他易油。是夕,明诲梦亡师泣曰,我用僧物,为汝置田,今为牛,既老且羸,愿剥我皮作鼓,书我名字于鼓上,凡礼诵当击之,我苦庶有脱日矣。不然,南原之阜,变为沧瀛,未应脱免耳。言讫,举身自扑。诲觉,方夜半,鸣钟集众,具宣其事。明日,庄头报老牛触树死。
诲依其言,剥皮作鼓,书名于上。即卖南原之田,得价若干,五台饭僧。诲复尽倾衣钵,为亡师礼忏。后送其鼓于五台山文殊殿,年久鼓坏,寺主以他鼓易之,讹传以为人皮鼓耳。《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白話文:
唐代,五台山北台顶后的黑山寺有一僧人名叫法爱,担任监院二十年,亏空常住钱财,私自置办田产,传给徒弟明诲。法爱死后,投生到一户农家做牛,力大无穷,能独自耕作。三十年后,牛老迈多病,主人想用它和人换油。
一天晚上,明诲梦见死去的师父哭着对他说:「我盗用常住财物,为你置办产业,死后投生为牛。如今我老弱病残,你剥下我的皮作一面鼓,写上我的名字,在礼拜课诵的时候击打,这样能消除我的业障,而我的苦难,才会有出头的一天;否则就算沧海桑田,我都不得超升。」说完,一头撞死。
明诲吓得从床上蹦起,却只见夜黑沉沉,万籁俱寂。惊魂未定的他立刻鸣钟集众,向大家宣布这件事。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老牛在树上撞死了。明诲依师父的要求,剥下牛皮制作成鼓,把他的名字写在鼓上,又变卖田地,所得钱财送去斋僧,自己更倾囊而出,为死去的师父设供养忏悔。后来这只鼓被送到五台山文殊殿。时间长了,鼓渐渐损坏,寺院又更换新鼓,而百姓谣传居然说成是人皮鼓。(翻译参考《印光大师永怀录》)
这个人皮鼓其实是牛皮鼓。这则出自《清凉山志》的公案,告诉我们:因果昭彰,丝毫不爽。我们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都是有因果的,临命终时,就会被善恶业力中最重的力量牵引去轮回。
所以,一个修行人必须慎因明果,如履薄冰,时刻自省,善护身口意业。(大安法师)
数据源:江西庐山东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