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日常

  1. 首页/
  2. 佛友日常/
  3. 与佛学的缘起

与佛学的缘起

2024年9月13日

我与佛学的缘起,可以回到我的童年,我的母亲是一位佛教的门徒,自我年幼有记忆的时候,大约6岁吧,我和哥哥比较活泼,甚至是颇皮,偶然在校及家也会闯祸,母亲会拿起籘条打我们,或是不给我们饭吃。到了8岁后,母亲在家中添了一个柜,而且亦摆放了一尊佛像,自此之后,母亲便开始早晚烧香念佛,而当我们又闯祸了,母亲没有再以体罚的方式罚我们,而改为要我们跪在心经挂画面前去念心经,我记得当时其实不知道心经说甚么,但因为母亲要我们念吧,便照着念,不知不觉之间,心经的经文便植入了脑袋内,深深的刻画在心中。

 
与心理学的緣起

因为我儿时并不特别喜欢读书,母亲建议我学一门手艺吧,以便将来可以投身社会工作,于是我便决定选择工业的学校进修,打算学一门手艺吧。读书时,由电子技术的学习,不经不觉便进入大学,主修电子工程。毕业后,理所当然的,便向着电子工程发展自己的事业,然而,并不如想象般顺利,好像事倍功半,于是事业发展像跌入了迷雾中。

当时,自己开始迷失,开始问自己「我想怎样?我想从事业发展中得到甚么?」

于是便开始看一些心理学的书藉,我感到莫名的兴趣,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后来,决心进修「心理学」与「辅导」,就这样完成了心理学的博士毕业。

心理学與佛学

完成了心理学的博士后,感觉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面对很多的病人因环境的变化,并受着自己的认知、经验和童年成长历程的影响下,患上不同形式的心理困扰与障碍,而大部分病人都把病因归咎于环境,有的抱怨上天、有的埋怨他人,他们都觉得自己所认知的环境是「真相」,但他们却忽略了他们对环境的理解完全来自他们的认知、经验和童年成长历程,于是被自己制造出来的「真相」所困着。倘若,他们能够反观自己的内心,便能觉察到自己的认知在困着自己。这就如心经的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观是内观,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菩萨,倘若人们能够内观自己,他们便不再是被困着,而是他们可以选择困着自己或是放过自己。
 

因此,我开始认真的理解及学习佛学,并发现佛学和心理学有着很多的关系,修习佛学,往往是其中一个方式令自己活得健康的法门。稍后的时间,我可以和各位分享用心理学的角度看佛学,佛学其实也是一门人性的科学。

 


作者:李伟堂心理学博士

 

用心理学的角色看佛学。心理学和佛学仿佛是二门不相关的学问,一门是西方的科学,一间是东方的宗教,然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心的科学,而佛学是一门修养心灵的宗教。今次,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心理学和佛学的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