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日常
素食儿童日常推拿保健法—消积揑脊
揑脊是很多家长都会帮小孩子做的保健按摩动作,其实这正是小儿推拿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法,揑脊又称”揑积”,积是指积滞,亦是中医学中疳积的积,家长勿以为素食儿童便没有消化不良及脾胃积滞,其实他们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可以揑脊,来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是多功能的日常保健手法。
揑脊有效治疗小儿积滞
背上的膀胱经是身体五脏六腑的反映穴位的集中地,例如背上各有肝俞穴、肾俞穴、心俞穴等等,脏腑气血不通的地方会反映在背上,捻动疏通局部背部皮肤可作用至相关脏腑,例如进行肺俞穴的手法刺激,可止咳化痰。而揑脊则是一次过刺激膀胱经上全部穴位,可以使气血运行全身,脾胃亦是吸收和化生气血的地方,揑脊刺激了背上的脾俞、胃俞、小肠俞、大肠俞、膀胱俞等协助消化,所以揑脊亦就是肠胃功能刺激得最多,所以,揑脊亦有效治疗小儿积滞、疳积、厌食、吐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气血通立即舒服
晋代的古书《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提及「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其中「深取痛引之」很贴切的形容了刚开始做揑脊的时候,气血稍不通的地方会感觉痛楚,但当中亦有很多事情要注意的,一般操作者如妈妈,指甲不可过长,亦需要以语言及轻轻按摩准备动作令小朋友准备接受揑脊,由下至上揑脊为一次,每天揑脊5次即可作日常保健。以实际经验来说,只要经过了头几次揑脊「少少痛」的感觉,气血通了之后,小朋友一般都觉得非常舒服,每天追着要您为他按摩了。
揑脊手法怎样做?
家长们知道了揑脊手法对儿童的好处,相信都想尝试在家中为小儿做揑脊,但是又担心手法是否做得对,若家长可也有此意,可以到「Ming 医师小儿推拿」Facebook 专页中观看揑脊手法的短片。
现以文字大概说明,揑脊的动作大概是以拇指指腹于下面向上顶住皮肤,食、中指于上,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提拿部分大概是距离背部中线(笃脉)旁开两至三厘米的位置,双手交替捻动向前,由近臀部尾骨一直捻动至颈后的大椎穴,期间不可中断;揑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捻动向前时,需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揑脊一次过刺激膀胱经上全部穴位,可以使气血运行全身,激发全身气血,故能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如为小朋友揑脊,可每天揑5次,而且在睡觉前两小时不可做此手法,因为如果激发了背部的阳气,有些小朋友可能会容易睡不安。但如果使用适当,揑脊对小孩的脾胃消化功能有特别好的作用,能很好的消积。如果要解决如感冒、发热、腹泻等等问题,每次揑脊的次数必须做大概 10次,更要配合提揑的手法,亦可做到发汗和散寒的功效。
作者:陈瑜明博士注册中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医学博士
-香港天一堂中医医疗中心中医师
-「Ming医师小儿推拿」Social Media主理人
- Ming 医师致力研究中医及中医小儿推拿10余年,对中医药防治儿科、妇科、身心病科疾病有一定的心得。作为中医儿科博士、孙重三先生小儿推拿流派第四代传承人,Ming 医师行医的宗旨是致力帮助小朋友从小打造好体质,并定期举办小儿推拿研习班,教授家长们日常中医儿科、小儿推拿的知识,希望中医药能助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