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日常

  1. 首页/
  2. 佛友日常/
  3. 训练正念觉知 情绪处理

训练正念觉知 情绪处理

2025年6月17日

每个人都有情绪,它像一把火,当火烧得正旺时,所有真相、理智都会被熊熊烈火掩盖。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在发脾气时,无论父母如何说教、如何解释,就是有理说不清。因此,在处理「事情」之前,我们得先处理情绪。成人如是,小孩也如是。
 


 

在佛教中,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应对策略便是正念觉知,简单的说,可以帮助你与负面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帮助你将情绪、想法和事实分开,因为情绪和想法并不等于事实。如果你不断地训练正念觉知,就能够更真切的体验到情绪的缘起性、无常性和无我性。
 
小孩子发脾气是常见的事,因为孩子年纪还小,语言未发展成熟至能够完整道出感受,自制力亦不足够扺御情绪的冲击。与其不断地说教、甚至惩罚,父母可以透过一连串有策略性的步骤,引领孩子认识并处理情绪,并培养解难能力。

说出情绪:首先,在处理情绪之前,我们需要认识情绪。当孩子闹情绪时,你可以深深的拥抱孩子,一边安慰孩子:「妈妈知道小明不开心(或代上其他的情绪感觉,如心痛、愤怒、伤心等),妈妈知道也很心痛」,让孩子知道父母都明白他的感受。当父母说出孩子的情绪时,其实也是一种情绪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怎样的情绪,日后也较能以说话道出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透过激动行为来表达。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父母也可以邀请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但记得,父母都要先说出孩子情绪,才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观察情绪:当父母或孩子都说出了当时的情绪后,父母可以邀请孩子感受一下,这个情绪在身体哪一个位置,然后感受一下这个情绪。年龄较大或语言能力较好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叫他们形容一下这个情绪感受。父母也可以邀请孩子将手放在这个情绪的身体位置上,感受一下这个情绪,慢慢呼吸,尝试让孩子平伏下来。如果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平伏,父母可以称赞孩子的努力及自制,切勿再聚焦刚才发生的事情说教。要记着,有情绪十分正常,我们不需要就「有情绪」而受到责备;反之,能控制情绪就是一种能力,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建立「控制情绪」的能力,对吧?所以,赞他们能控制情绪就够了。
 
如果孩子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重复上面认识情绪、控制情绪的步骤,或使用其他的管教工具,如冷静角、反应代价、故意忽略等等,每一个管教工具都应对不同的情绪及处境,有机会再谈。
 
培养解难:当情绪稳定了,父母才可以培养孩子的解难技巧,而且,应由孩子作主导,父母不宜开始就给予解决方法:「妈妈明白小明想玩火车,可是弟弟正在玩火车,除了抢去弟弟的玩具外,还有什么方法呢?」孩子未必能够立即就想出合乎父母心意的答案,父母需要无比的耐心,就每一个答案加以引导,例如小明答道:「多买一个火车玩具」,父母可以回答:「现在商店已经关门(或其他理由,以不说谎为原则),那么,除了多买一个外,还有什么方法呢?」。很多时候,孩子凭着无穷的创意,能够想出意想不到的好方法呢!


作者:程卫强注册心理学家
 

 
 
英国特许心理学家,致力于学童身心健康及亲职教育工作,近年醉心于静观练习及介入的方法,在静观的过程了解身心的反应,学习平静地接纳身处的环境,以及对周遭环境的种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