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道场

  1. 首页/
  2. 寺院道场/
  3. 能仁寺

能仁寺

能仁寺

简介

能仁寺,是广州著名旅游胜地白云山上一景,于清道光四年(1824)由吟坚和尚始建。 光绪年间成为白云山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是古代白云山玉虹涧名刹。 南宋李昂英曾在此筑玉虹饮涧亭及小隐轩,结诗社。 据咸丰三年(1853)《重修能仁寺记碑》,其时仅「茆屋数椽,仅避风雨」而已,寺僧了尘,俗称刘四和尚,本顺天贵脄,父兄皆官居总 兵,本人亦考中武举后忽悟「大丈夫不当壮游万里乎」遂游侠四方,至此地,喜玉虹洞之岩壑幽深,拜吟坚上人为师,并发大愿「欲作大观经 数十年”,积殊累寸,终成宏愿,于咸丰元年开工,三年落成。 光绪十三年(1887),寺僧惟中又大加扩建,扩建后能仁寺的规模为:牌坊(上书「佛境」)、山门(有民国著名僧人苏曼殊所书「金刚法界」横幅 )、大雄宝殿、慈云殿(殿下有「甘露泉」)、地藏殿、三摩地(静室)、无尘地(静室)、六祖殿、宝月阁(知客)、钟楼、鼓楼 、祖师堂、说法堂、库房、香积橱、斋堂、客堂,尚保留玉虹池旧迹,当时主持惟中刻石碣于上,寺前水溪即弥勒坑水。 寺门后有石桥,题有「流云漂月」四字,传为昔日之虹桥旧迹,桥下流水湍急,直泻而下,今已渐干涸。 佛殿侧之虎跑泉仍在,观音殿后现保留甘露井,亦名泉也。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长老曾任住持,纲为法务。 可谓名山有胜迹,高人谒禅窟。 1924年5月17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游览了能仁寺,看古迹并讲述历史故事,在寺内用茶点。 1966年,日本青年代表团曾来这里栽下了一片樟树--「中日青年友谊林」。   1993年,广州市政府投资1500万参照旧制重建,恢复的景点有钟鼓楼、大雄宝殿、慈云殿等,于1995年5月对外开放。 能仁寺占地面积为17288.7平方米,地势三面环山,幽谷深藏,绿树成萌,内有大雄宝殿、慈云殿等庙宇总建筑面积2224.3平方米,寺内佛像,庄严肃穆,含意深奥,意趣 横生。 寺里主要古迹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流云飘月、古桥等,还有抗法英雄黑旗将军刘永福一笔写下的一个高2米宽1米的红色“ 虎」字,为这个庄严静穆的山寺增添了几分浩气。   2012年4月,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师担任能仁寺住持,开展各类弘法活动。 每逢农历初一日,寺院常住会带领信众三步一拜朝山祈福活动。 逢十斋日诵经回向。 日复一日,能仁寺渐被更多人知晓,谒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日益增长。

资讯

地址

广东广州市白云山上

开放时间

早上8:30-下午5:00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