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学习
略谈佛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春节习俗
春节有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习俗也是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为丰富的,每一项都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一年的美好期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不断吸收、接纳,逐渐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及社会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春节的习俗,也随着佛教的进入而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内容。
这是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佛教在历史沿革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的体现。今天,我们便来略谈佛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春节习俗。
敬香礼佛
每逢新春佳节,广大民众都会结伴前来寺院敬香礼佛。以真挚感恩的心,虔祷质朴的心望,以期许获得福气和好运,获得佛教的祝福与加持。
尤其是大年初一,寺院便成为了人们新年祈愿、寄托祝福的所在,岁首烧头香,更是使各大古刹前人头攒动。这其实是佛教本土化的一种表现,「上头香」这种形式,如今已成为了节日民俗的一部分。
实则,在佛教看来,供养佛、法、僧三宝,不在于供养物的贵贱多寡。佛教界持续倡导文明敬香,以正信正行引导信教群众,并不提倡市民抢第一炷香、烧高香、大香。
迎新祈福
正月初一是弥勒菩萨圣诞,每逢这一天,寺院里一般都会举办斋诸天祈福大法会。许多信众也会赶来寺院,参加新春祈福法会,礼敬诸天,祈求福祉,沐浴法喜,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去参加祈福法会,许多善信也喜欢在春节期间,来寺院游览礼佛,人们相信,在新的一年开启之时,前来清净道场,卸下尘劳,洗涤身心,向诸佛菩萨祈愿祝祷,定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无上加持,诸事顺遂,顺利如意。
元宵张灯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佛教僧人有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传统。东汉明帝时期,明帝信奉佛教,就命令士族庶民都要张灯结彩,在皇宫和寺庙里更要「燃灯表佛」,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此后,元宵供灯的佛教礼仪逐渐由宫廷流传到民间,由中原发展到全国,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点灯、赏灯蔚然成风。
《维摩经》中说:「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以灯比喻佛法的弘扬无边无尽,灯灯相传、光光互照,燃起我们的心灯,使大慈大悲的大爱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把佛法的甘露妙雨洒遍每个人的心中。因此,在元宵佳节,佛寺常会点灯敬佛,或是举行传灯法会,祈愿佛法智慧之光,照耀大千世界。「元宵张灯」这个佛教传统,经过漫长岁月的推广及传承,逐渐走入了社会当中,点灯、赏灯,寄托了人们对人寿年丰、团圆和合的美好期望。
数据源:六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