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咒语念念有词

咒语念念有词

2025年9月22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语言生命存在,这正如海德格尔说的:「事物要在言词中,在语言中才能生成并存在起来」。「唯当被表示物的词语已被发现之际,物才是一物。唯有这样物才是一物」。这就是说万物是借助于语言,才被指认出来的。

我们很多时都有这样的经验,若果没有人跟我们说话,就会觉得日子非常的难过。我们害怕孤独,当与人共处时,不习惯那沉默无言的场面,所以我们东拉西扯,胡乱地都会说一番说话,而很多时的话题,都离不开别人,这很容易就令自己堕入说三道四,是是非非的陷阱里。佛陀慈悲,知道语言的伤害性,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告诫我们,要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说真实语、质直语,才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不两舌的意思是不要挑拨离间,应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个准则,在现在诉讼频密的社会特别适用。不恶口除了是不说污言秽语外,还包括不应对骂,要多说有建设性的说话,在这个谩骂文化充斥的世界,特别有警惕性。不绮语的意思是不要为了达到目的而花言巧语,这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充满广告的世界,是有指导作用的。

在佛堂里,我们与师兄弟打招呼时,很多时都会说一句「阿弥陀佛」,其实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头禅,因为所有佛的名号,都有其特别的意义,若能做到口到、耳到、心到,则可达到念念修行的目的。阿弥陀佛的名号,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的记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则说,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口诵佛号,是对自己和对方的祝愿,希望佛力加持自己和众生,所以可以达到修心的目的。若是修习净土法门的,更可以时常藉此提醒自己,学佛的目的和方向。有时我们又可以说「观世音菩萨」,这是慈心的修习,代表我们时刻都向观音菩萨学习,慈悲对待自己和众生,这就是为甚么我们中国佛教有句说话:「家家念弥陀,户户观世音」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的说话都失实,甚至会无心犯错,多多利用这些时间念佛、念经、念咒,实不失为最有成本效益的修行方法。


作者:陈家宝医

私人执业妇产科专科医生
于2011年取得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在港大修读时,曾任香港大学学生会佛学会第一届主席。

 

数据源:香港普明佛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