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念珠

念珠

2024年11月18日

印度佛中的念珠,《佛说木槵子经》是佛教文献中最早出现念珠的经典,并于东晋时翻译成汉文。

经中教导国王(在家居士)如何灭烦恼,可见使用念珠除统计次数的功能外,更能获得功德,使得念珠有了充满法力的相征。

〈清 绿茜牙念珠〉,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图版取自《器物典藏数据检索系统》: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Utensils/Content?uid=66955&Dept=U(检索日期:2021年8月3日)。

 

念珠传入中国:4-10世纪
最先在中国大力倡导念珠的是道绰(562—654 年)。作为中国净土修行的代表人物,道绰以鼓励称念阿弥陀佛佛名而闻名于世。念珠用来持诵佛号、咒语,成为僧人随身器具。此外,在密教经典中念珠珠数、制造的材质、母珠、串绳等也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


〈东珠朝珠〉,故宫博物院藏。图版取自《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embroider/232174.html (检索日期:2021年8月3日)。
 

念珠的非宗教性用途:10 -17 世纪
如清廷中的朝珠,外表虽与念珠相似,但不再是佛教信徒、僧人的象征,转而成为政治地位的标识。宫廷中负责礼制的官员以朝珠严格区分皇帝、后妃、文武官员及其余人等。

 

参考文献:
柯嘉豪,《佛教对中国物质文化的影响》。上海:中西书局,2015。

 

作者:
佛光大学佛教学系博士生 邓葶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