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学习
甚么是事忏与理忏?
2025年6月17日
《佛名经》云:「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悔惧交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更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因此,忏悔业障是佛法修学的重要功课,所谓「有罪则忏悔,忏悔则安乐」。
忏悔法门可以分为事忏与理忏两种:
事忏:主要是是依《方等经》《佛名经》所说,先严净道场,燃灯敷座,请供佛像,着新净衣,长斋沐浴,供佛及僧,然后生惭愧心、厌离心,说罪忏悔,名事相忏。
理忏:则是观罪性空无所有,不在内外中间,来无所从,去无所住,但由妄想心生,若妄想心灭,此罪亦灭,是名理忏。
如《普贤观经》所说:昼夜六时,对十方佛及普贤菩萨,遍忏六根所作之罪,是事忏;若观心无生,端坐正念真如,是理忏。
对于惑、业、苦三道,事忏和理忏各有偏重,如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卷二云:「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烦恼道。」事相的忏悔能让人清楚观察自己的身、口、意行为,明白自己所犯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改过向善;理忏则能让人觉知罪性本空、自性本净,从而拔除罪根,解脱烦恼。
数据源:五台山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