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学习
四位高僧和母亲的故事 (下)
星云大师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为佛教在全世界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星云大师垂泪忆母
忆及母亲,大师说,她很伟大,是开通开明的人。
大师的母亲长于贫困之家,不曾识字,但儿时却受香火戏剧及古故事熏陶,通大体、识大义。虽不曾入学,却对于成语诗词也能运用自如。这在一件事上能看出来,大师赴台之后将母亲接到台湾静养,老太太依然能精神矍铄的为信徒们讲「劝世文」:「有一个儿子在外经商,写了一封家书给妻子,信中对妻子说:‘秋海棠身体保重,金和银随意花用,麒麟儿小心养育,老太婆不要管她。 』哪知这封信,作妻子的秋海棠没有收到,反而给他的高堂老母收到,因此作妈妈的回了一封信给儿子:「秋海棠病在床上,金和银已经花光,麒麟儿快见阎王,老人家越老越壮。」奉劝在家的信徒要谨奉孝道,好为人子。
大师的母亲好为人解决纷争,甚至有时能救人性命。1937年大师十岁,七七事变之后,中日战争爆发,国军几乎每天都到民宅里搜寻壮丁。有一天,大师二舅父也被抓走了,大师母亲就向当地的警察局申诉:「我兄弟上有老母,如果你抓走了他,一家孤儿寡母,无人维持生计,只有统统到你家去生活。」警察局长闻言,立刻放了二舅父。许多人以为大师母亲有甚么背景,纷纷朝她前面一跪,央求她搭救亲人,后来有些人竟然也让她救了出来。
遇到对方恩将仇报的情况,大师母亲也总能本着不卑不亢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大师回忆到,邻居一位姓解的老先生在家里被水桶绊了一跤摔死了,由于无钱办理后事,全家坐困愁城,当时大师母亲好心承诺为其购买棺木,立即搭船到城里备办所需,就在回程的船上,才听说解家的儿子解仁保因为贪财,找了很多人将尸体抬到大师家里,想要嫁祸于大师父亲。大师母亲立即退回寿衣、棺木,回到家中,见邻人的尸体已腐烂发臭,血水都流了出来,大师父亲随后被巡捕逮往扬州收押了,但是大师母亲仍然不慌不忙,一如平常般料理家务。当案子被送往苏州高等法院时,因为解家无人敢出面,而大师母亲在回答法官的问话时,不但简明扼要,而且神态自若,所以当下就被宣判无罪。
数年之后,大师出家在焦山佛学院就读,大师母亲竟然不念旧恶,来信要大师为解仁保找一份工作。当时大师出家师父志开上人有感于大师母亲宽大的胸襟,将解仁保找来,在寺院里从事打杂的工作。这件事对大师影响很大,母亲能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做儿子的自然不能再因小事斤斤计较。
大师1949年,组织僧侣救护队在风雨飘摇中渡海赴台弘法,从此与母亲被一道海峡切断,久无音讯。直到1978年,在慈容法师等人帮助下,才又跟大师母亲联系上。但是直到1989年大师才有机会在南京再次见到了母亲。大师之后曾千方百计将老人家迎奉到日本、台湾、美国等地会面、小住。每次大师问母亲:「住得还习惯吗?」大师母亲总是说:「江都是家,台湾是家,美国也是家……,到处都是我的家,我在自己的家里,还有甚么不习惯的?」再问她:「喜欢甚么?」她回答:「不爱吃,不爱穿,就爱大家聚在一起。」
大师母亲说喜欢聚在一起是有原因的,大师虽然能将母亲接到身边,但是因为长年在外弘法,做「空中飞人」,与母亲自然是聚少离多。母亲过世后,一次采访中大师回忆道,「再次见到儿子,母亲的心情很不平静。她说她老了,她不要看世界了,只要看儿子就好了。就一直想念我啊,要我一直跟随她啊。但是我不行,我有很多事啊,很多任务啊,母亲以外还有很多天下众生 。」说到
这里,已近百岁的大师已然垂泪。
拭去泪滴,大师继续说道「母亲是一个开通开明的人,终究她也能谅解。所以,后来她跟我到台湾去的时候,在佛光山一个几万人的集会上,干脆说:『我也没有东西送你们各位,我就把儿子送给你们了! 』我只有跟她开玩笑说你已经把我送给人了,以后就不要想念我了来安慰她哩。」
大师母亲西去之后,佛光山的徒众们为表怀念,还成立了「老奶奶纪念馆」。大师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接受了。这是因为大师母亲生前的言行完全符合佛光山「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精神。
数据源:广州光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