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禅修」与「念佛」 哪种适合初学者?

「禅修」与「念佛」 哪种适合初学者?

2025年6月30日

想象你学习游泳时,有两种教法:一种是教你在水中静静漂浮,专注感受水的浮力(这类似「禅修」);另一种是教你跟着教练的口令规律划水(这类似「念佛」)。两者都能学会游泳,但方法不同。 


 
禅修是透过观察呼吸、身体感受或念头变化,练习专注当下。例如静坐时专心数呼吸,就像看着天空云朵飘过却不追着跑,目标是让心自然平静。禅修的核心是「直接体验当下」,好比吃饭时就只是专心吃饭,不胡思乱想。但对初学者来说,心容易散乱,可能坐五分钟就想滑手机,反更焦虑。 
 
念佛则是反复诵念「阿弥陀佛」等佛号,藉由简单的专注对象收拢散心。就像跑步时听节拍器,步伐自然稳定。念佛不仅是「念」,更要「忆念」佛陀的慈悲智慧,转化负面情绪。例如生气时念佛号,能像清风吹散闷热,让怒火平息。 


 

两者差异在于,禅修像「照镜子」,直接看清内心起伏;念佛像「点灯」,借佛号的光明照亮杂念。禅修需较强的自律,初学者易因效果不明显而放弃;念佛则像握着扶手爬楼梯,方法简单、随时可练,连孩子都能朗朗上口。 
 
为何念佛更适合初学者?首先,念佛的门坎低,不需复杂技巧,只要会念四字佛号即可入门。 其次,安心效果快,在散乱或情绪波动时,一句佛号能快速「重设」心态,如同手机重开机恢复顺畅。再者,念佛更快融入生活,如走路、坐车都能默念,不必刻意找静坐时间。 
 
不过,两者并非对立。禅修久了可搭配念佛深化专注。念佛稳定后,也可转向禅修观照内心。就像学会漂浮后,自然能练习划水。如念佛是平安绳,禅修则是探照灯,初学者可先握紧绳索站稳,再提灯照见更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郑鸿祺《静坐问答》 
2. 法鼓文化编辑部《念佛50问》


作者:宁珑

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硕士毕业生。
缘份,就像种子要遇见阳光和水才能成长。每一种偶遇或许都不是巧合。既然我们有缘相聚、相识、相处或
求学,就不必执着这是因,还是果,只要活好自己每一刻,真诚对己对人,必是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