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耳根圆通的观世音菩萨

耳根圆通的观世音菩萨

2024年10月31日

参禅学道的人,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与道相去甚远,一旦明白其中的道理,则触目皆是道。人若是迷于表相,妄自分别、执着,就无法洞察世间的实相,即使真理就明明白白在眼前,也像是阻隔了重重山河般的遥远。

耳根圆通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修行由耳根闻声熏习成金刚三昧,和佛陀具有同样大的慈力,为了救度众生,可以拥有三十二变化应身,随时随地应化显现于人世间。观世音菩萨由耳根圆通法门,修证而得无上大道。

据记载,憨山大师(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曾经在五台山一个小溪边专门按照这个方法来修耳根圆通,后来也因修这个耳根圆通而豁然大悟。与大家分享一段憨山大师着的《楞严经通议》中,所开示耳根圆通法门,望诸有缘之同修,依此修,有所成就:

议曰:此观音耳根圆证也!于音言观,则已不用耳闻矣!所师之佛名观音者:显法有所本也!从闻思修者:谓从闻中思而修之也!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等者:即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六根顺流奔境,故随情造业,今于耳根思修,则不缘外境矣!入流者:返流也!谓逆彼业流。返观闻性,则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而闻性现前,尘境遂空,故曰:亡所。且未观闻性之前,以境有动、静则听不出声矣!今观闻性寂然,则境无动、静之相,故曰:了然不生;是亡前尘也!

如是渐增等者:由境寂灭,复增观行,以所闻声尘既无动、静,则此闻根亦泯,故曰:闻所闻尽;此尽内根也!尽闻不住等者:此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也!谓根、尘双泯为尽闻处,而亦不住尽闻之觉,更增观行,根、尘既泯而此观智亦亡,故觉所之觉亦空;此空观智也!空觉极圆等者:谓空观智之空至于极圆之处,则空所空之空亦任运而灭,故曰:空所空灭;此泯谛理遣重空也!生灭既灭等者:明具空不生也!如此重重遮遣至于无遣,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妙行已圆,而三谛一心平等显现,故能忽然超越也!一念顿证,故曰:忽然。十界依正皆寂灭一心所现影像,故曰:超越。圆满十方洞然无碍,故曰:圆明。即前云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故上合诸佛本妙觉心。圆照自心众生无不愿度,故曰: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一切众生共一法身,以众生心中之悲仰即诸佛拔苦之觉地,故曰:同一悲仰。此二最胜一时获得,是所谓圆通超余者也!

资料来源:广州市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