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男性僧人为甚么被称为「和尚」?

男性僧人为甚么被称为「和尚」?

2025年6月2日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阇(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见和尚一词,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在佛教,确有它的根据,佛教的律藏,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邬波驮耶(Upadhyaya),「和阇」一词,就是根据这个而来,「和尚」一词,更是汉文的讹误,最早见于汉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图澄而号佛图澄为「大和尚」。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别于流俗的讹误,因为,依照邬波驮耶的原意,应当译为亲教师,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而被称为邬波驮耶。这既不同于印度俗称博士的乌邪,更不同于中国误传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弥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
节录自 圣严法师着《正信的佛教》

来源:香港佛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