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佛同行
富人仙歎善心救人的故事
人生的追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調和兼顧,生命才能踏實、圓滿。錢財能讓我們過上更舒適的生活,但也可能變成災難、痛苦的根源。此外,世間萬物有生有滅,錢財總會用盡,或因命終而失去,五欲之樂,總有失去的一天。明白這些道理,讓自己紛亂的心安定下來,就是真正的安樂,這是精神生活的圓滿。

仙歎救人
從前有個富人,名叫「仙歎」。他的財富、家產多得無窮無盡,誰也說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錢。後來,他信了佛教,覺得世上的一切都是變化不定的,連自己的生命和財產也不是永遠屬於自己的,說不定甚麼時候就會失去。他想:「只有多做些好事,積點功德才是真正有好處的。」於是他馬上發出告示說:「如有人缺乏資財,請速來取,數量不限。」告示貼出去幾個月了,由於當時政通人和,國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足,誰也不需要他的錢。仙歎又想出一個辦法:「看來大家並不需要錢,可誰也免不了有個頭疼腦熱,還是在市上買些藥給百姓治病為上策。」他四處採購,弄來了各種名貴藥材,每天在市上免費供應病人。他的善心得到了大家的稱讚,沒有多長時間,名聲傳遍了遠近四方。東西南北各地病人都慕名前來治療。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他的財產漸漸地用盡了。但他仍然為病人採藥、找藥。有一天,在離家一百多裏的採藥路上,見到幾輛牛車,車上都是患有各種疾病的人。他忍不住問:「你們到哪兒去呀?」「我們是去仙歎那裏請他救命的。」仙歎立即反身同他們回去,找到國王,向他借了五百兩黃金,買了許多藥給這些人治病。經過仙歎的精心醫治、護理,病人的病慢慢都好了。可是,仙歎卻欠了大量的債務,過著窘迫的日子。當時,常有一些商人為了賺錢,結伴下海去撈海底珍寶。仙歎也想碰碰運氣,就跟著一夥商人出海探寶去了。他們辛辛苦苦地幹了許久,得了不少寶物,興高采烈地返回故鄉。一路上交通極為不便,天氣乾旱,每個人經過長途跋涉,乾渴難忍。仙歎忽然發現路邊有一口水井,幾步奔過去開懷暢飲起來。那些商人早已注意到仙歎採集的海中寶物裏有一顆光燦奪目的大珍珠,屬世上稀有的寶貝,他們心裏早都又羡慕又嫉妒,總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仙歎在井邊彎腰喝水時,眾人一看,見是個天賜良機,齊擁上去,將仙歎推到井底。但是,事與願違,他們盤算錯了。由於仙歎做了那麼多好事,他的善行感動了神仙。天神在這危險的時刻在井下接住了他,使他安然無恙,連皮都沒有擦破。
那些商人回國後見到國王,國王問:「你們都回來了,那仙歎到哪兒去了?」他們裝做甚麼都不知道的樣子,對國王說:「大王,我們實在不知道。自從我們離開這個國家,他一個人就與我們大家分手了,不知他去了哪裏。」國王不相信,又問:「說實話,是不是你們把他害死了?」商人們趕忙否認:「不,不,絕沒有這樣的事。」

卻說仙歎被天神托住後,發現井壁上有一個洞,正好能容他鑽過去。他順著洞走,不一會就見到了亮光,從另一個洞口中走出了水井。又經過七天的跋涉,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國王見到他,問他:「別人都滿載而歸,你下海採寶怎麼卻兩手空空地回來了?」仙歎含糊地說:「我沒有發現任何寶物,只得空手而歸。」國王聽了這些話,起了疑心,沉思著:「這當中必有緣故。」隨即命人把那些商人都找了來,呵斥道:「仙歎已經活著回來了。你們必須從實招來,才有活路,否則只有一死。」這些商人嚇壞了,老老實實地招了供。國王聽說他們在路途上謀害仙歎,十分生氣,下令把他們統統押進監獄,要給他們定罪。
仙歎聞訊後焦慮萬分,急馳宮門,叩頭請罪。國王說:「你何罪之有?他們的罪行已定,是不可改變的。」仙歎再三請求道:「請國王陛下無論如何原諒他們的愚昧無知吧!」經仙歎再三請求,國王答應了他,赦免了這些商人的罪過,命令他們歸還從仙歎那裏奪走的錢財寶物。商人們感激涕零,都揀出自己最好的寶物送給仙歎,但仙歎只取了其中的一半。那些商人一看,又懇求道:「承蒙您的善心,我們才保全了性命,您救了我們大家,這些小意思請您一定收下。」最後仙歎只好收下那些寶物。他用這些錢還清了欠國王的債務,又施捨給老百姓大量財物,全國上下和睦相處,國富民強,鄰國皆交口稱讚,無不佩服仙歎的崇高道德。
相片及資料來源:五臺山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