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同行

  1. 首頁/
  2. 與佛同行
觀音菩薩成道的故事

觀音菩薩成道的故事

關於觀音菩薩成道日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就是妙善公主的傳說,在《編年通論》和《觀世音菩薩傳略》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傳說妙善公主在六月十九日這一天成道證果,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於是後人就把這一天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妙善公主成道證果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興林的小國。國王膝下有三位公主,其中最小的便是妙善。她自幼便生得慈眉善目,心地善良,溫柔可親,深受眾人喜愛。
然而,命運多舛,妙善年幼時母親便因病離世。她在孤獨中常常思索:若能讓世人擺脫生死之苦,那該多麼美好啊!就在這時,一道金光忽然照進她的房間,佛陀現身於前,慈悲地對她說:「須彌山上有兩件寶物——白玉金瓶與白蓮花。若你能取來修行,便可成就正果,普渡眾生。」

妙善聽後,心生堅定。她與好友永蓮收拾行囊,踏上前往須彌山的旅程。一路上,佛陀化身為饑餓的烏鴉、受傷的野人,一次次考驗她的善心。妙善毫不遲疑地將乾糧分給烏鴉,將自己的鞋子送給腳受重傷的野人,自己卻忍饑挨餓、赤足前行。

終於,在寒冬凜冽的風雪中,她滿身傷痕地登上了須彌山頂。佛陀被她的至誠與無私感動,將白玉金瓶和白蓮花交付於她,並囑咐道:「待白玉金瓶中生出清水,水中長出楊柳枝時,便是你得道升天之日。」


回到故土後,妙善正式出家修行。她將白玉金瓶供奉於佛前,將白蓮花放入池中。不久後,寺廟香火鼎盛,百姓紛紛前來朝拜這兩件神物。
然而,廟中有一頑童名叫沈英,聽聞妙善所說「空瓶生水,水中長枝」,心中不信,便趁夜深無人之時,偷偷將白玉金瓶注滿清水,並插上一根楊柳枝,想看她笑話。
 
誰知就在那一瞬間,天音繚繞,祥雲升起,池中白蓮盛開如車輪,妙善見狀,手持金瓶,赤足立於蓮上,蓮花緩緩升起,她終成正果,飛升為觀音菩薩。而這一天,正是農曆六月十九日。昔日陪伴她的永蓮,與曾經戲弄她的沈英,也因這段因緣,化作觀音身旁的金童玉女,護法隨行。

觀音菩薩以慈悲為懷,相貌端莊,神通廣大,隨緣救度,普濟苦難。在大乘佛教與民間信仰中,她象徵著無盡的悲智與願力,有言道:「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其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法的根本,千百年來廣為傳頌,深入人心。

圖片及資料來源:廣州市大佛寺

佛智寶庫——60個佛經故事的現代智慧

佛智寶庫——60個佛經故事的現代智慧

60個佛經故事的現代智慧,作者是寬運法師,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破除煩惱(破迷篇)、佛觀生活(生活篇)及學做菩薩(修行篇)。

作者:寬運法師
出版社: 香港佛教聯合會
ISBN:9789889786168
規格:闊18.1 x 高25.5 (cm)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佛陀住世時,善以譬喻解釋佛理中一些深奧的義理;佛經中有不少譬喻,後來亦流傳後世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為使現代人能夠從這些佛經故事中領悟到佛法真諦,本書從佛教經典中精選60個具啟發性的佛教故事,由寬運法師契入現代事理,作出開示,盼能啟迪現代人破迷開悟、放下我執,懂得轉苦為樂、領悟菩薩自利利他的大智慧,開啟幸福快樂人生。
 
本書故事依據開示內容分為三部分︰
-破除煩惱(破迷篇)︰人生種種煩惱皆由無明起,緣起是世間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法則,無明煩惱也不例外,往往只要轉一個念頭,就能破除迷思,走出苦海
-佛觀生活(生活篇)︰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從佛法角度思考觀察自己的行為和起心動念,智慧地過好生活每一天。
-學做菩薩(修行篇)︰修行就是斷惡修善,修煉我們的身心。如法修行能夠幫助我們破除無明、獲得智慧,把煩惱的人生,轉化為覺悟的人生。
 


作者介紹:

寬運法師於2003年加入本會第四十九屆董事會,歷任董事、常務董事和執行副會長等職,由第六十四屆董事會起擔任本會會長。法師原籍遼寧省喀左縣,1964年生,1983年南下來港,1986年於永惺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傳人,同年8月受具足戒,此後長期致力弘法、文化、教育、慈善事業之推動,卓然有成。法師除擔任本會工作外,亦兼任香港西方寺方丈、遼寧省朝陽市佑順寺住持、澳洲菩提寺住持、香港菩提學會會長、東林念佛堂住持、觀音講堂住持、普賢道場住持、佛教東林安老院院長、佛教菩提護理安老院院監、香港菩提出版社社長、遼寧大學兼職教授,以及會屬佛教黃允畋中學校監等職。法師著有《大悲觀世音菩薩》、《因緣集世間》、《佛教改變命運法》、《何去何從》、《西方寺七寶鑲嵌藝術》、《蓮宗歷代祖師傳略》、《無上菩提之本──三皈五戒》、《大方廣佛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八關齋戒──出世之善因》、《佛教與企業管理》等書。
 
除佛教職務之外,寬運法師亦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及各項慈善公益工作。自2013年,法師獲中央政府委任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其後連任第十三屆、十四屆委員至今。法師關心社會,支持教育,扶持弱勢社群,他在家鄉遼寧捐辦過多間中、小及希望學校,並對內地的愛滋病患者提供捐助。2007年1月,法師獲中華慈善總會頒授「中華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並授予「中華慈善人物」稱號。2023年,寬運法師再獲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頒授年度愛人獎以表揚他對社會的無私奉獻。
 
2019年,特區政府向寬運法師頒授榮譽勳章(MH);其後,再在2025年7月1日,以法師致力弘揚佛教,熱心參與和推動慈善活動及教育服務,造福香港市民,建樹良多而頒授銅紫荊星章(BBS)。

資料來源:
香港佛教聯合會

 

滋味.由素開始 ~全蔬食風味料理

滋味.由素開始 ~全蔬食風味料理

滋味.由素開始 ~全蔬食風味料理,作者是素食達人 Elvis Chan,為素食增添色彩及風味,一本豐富味蕾的素食工具書!


作者: 素食達人Elvis Chan
出版社: 萬里機構. 萬里機構
ISBN:9789621475862
規格:寬 17 cmx高 24 cm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Elvis精心鑽研植物性食材,以純素的烹飪觸覺,帶來多層次的美味驚喜,巴東薯仔植物牛肉、西班牙魷魚野菜椰菜花飯、美式水牛城不是素雞鎚,以創新的烹調手藝、新派的造型賣相,擺脫素食固有的形象。

身為法國甜品師的Elvis,以杏仁粉、豆腐、豆乳等代替雞蛋及鮮奶,炮製不含蛋奶 素的法式經典可麗露、法式瑪德蓮及吉士鮮雜果撻,香氣繚繞,讓純素者享受法式 經典的烘焙滋味。

鹹甜素食驚喜不絕,入廚新手學習Elvis 的純素飲食生活文化,吃得輕盈、有營、美味。

本書特色

純素新手必學:30分鐘素食料理、經典法式烘焙
烹調竅門:滿足純素、蛋奶素及五辛素人士
Elvis推薦:雞蛋、鮮奶烘焙代替品、高植物蛋白質食材


作者介紹:

素食達人Elvis Chan(陳浩然)
出生至今吃素超過35 年, 一塊肉也沒吃過的素食者。植物性飲食推動者、法國政府頒發「Disciples Escoffier 法國糕餅文憑」烘焙廚師、素食KOL、電視節目主持人、運動愛好者。

2013 年開始在社交平台以「素食達人」之名展開植物性飲食及生活文化推廣之旅,至今各個平台共有超過20 萬粉絲,遍佈內地、香港及台灣地區,以至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及英國等地。為首位素食KOL 參與保健品牌電視廣告主角;創作全港首個以素食為主題的電視節目;連續三年擔任「亞洲素食展」素食大使;與連鎖餐飲品牌推出素食餐單;以個人名義推出素食產品品牌等。
他希望透過自己多年來的植物性生活態度,向大眾宣揚素食和綠色生活文化,帶來更多正能量!
 
資料來源: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嘗菴婆羅果喻

嘗菴婆羅果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想吃菴婆羅果,便派遣僕人拿錢到果園去買,並吩咐他說:「一定要挑那些好吃甜美的果子。」採買的僕人到了果園,便依照長者吩咐,向果主說明來意。果主說:「你看看我的果園,每一棵果樹都長滿了甜美的果子,沒有一個是不好吃的,你只要嘗一個便知道了。」不料僕人卻說:「我要一個一個品嘗,然後才能選出我要買的,如果只嘗一個,怎能保證每一個果子都好吃又甜美呢?」因此,他堅持每摘一個果子,就先咬一口再買下。僕人買回去後,長者見到每個果子都被咬過一口,心感厭惡,便把這些果子全丟棄了。
摘自《百喻經》第七十

寬運法師開示

故事中的僕人,執意要嘗遍每一個果子,確保每一個都好吃才會買下。這舉動當然十分愚昧,但這種沒有親身體驗便不相信的思維,在現今社會卻十分普遍。

世間有很多人過度執取自我,尤其現今成長於網絡世代的年輕人,不少人都傾向只相信自己,只接受一些合乎自己心意的說話,例如那些和自己想法相近的朋輩或網上言論;他們對於年長一輩的勸告, 往往感到不中聽, 心生抗拒和排斥。由於不是自己這一代的親身經歷,便認為長輩的想法全都不合時宜,這便好比僕人執意要嘗遍每一個果子的想法一樣,執意用自己的方法行事,結果卻不如自己所預期的理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不可能凡事都能親自體驗。正如社會上的宗教智慧亦如此,所有教化都是屬於前人的體驗,經過一代一代的傳續,讓我們這一代也能分享到這些甜美的智慧果實。當然每一位長輩不一定都是智者,但他們的人生經驗和閱歷,必然亦有參考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去聽取、用心去思考和觀察當中的好處,一定能從中獲得益處。

資料來源:香港佛教聯合會
《佛聯匯訊》第276期,2025年3月

出家的一天

出家的一天

出家的一天究竟日常是怎樣過呢?
晨起聞板聲而起,上早殿誦經後,出坡勞作。繼而備課,至午間休憩。午後背誦經文,上晚殿,拜佛畢,方止息安寢。

作者: 釋延惠法師
資料來源:香港少林寺文化中心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電子/紙本書)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電子/紙本書)

認識《金剛經》最淺顯易懂的入門版本
千年來安頓眾生心靈、抵達智慧彼岸的絕對經典
與漫畫國寶蔡志忠一同探索《金剛經》的奧妙

 

【內容簡介】

《金剛經》是禪宗重要的佛學經典之一,論述了智慧到彼岸的修行成道法門。

六祖慧能二十四歲時,因為聽到《金剛經》其中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從此皈依佛門,《金剛經》隨著禪宗宗派傳承遍地開花、源遠流長,與《心經》成為最著名的兩部佛學經典。

千餘年來,有無數佛友研究金剛經,奉持修行,試著參透真義。
曾經不得其門而入的佛友,如今有了另一種入門的方式:蔡志忠以多年參閱佛書所領略的禪意,描繪出佛陀與眾弟子各種姿態,以及山石樹木的意境。將原本的深奧經文轉為易讀的白話文,搭配漫畫情境,讓佛陀與須菩提的問答顯得靈動傳神,每一句、每一張圖都各有其自在與妙意,幫助佛友一窺金剛經的法門,體悟心靈的安頓與智慧的啟迪。

書中收錄蔡志忠對《金剛經》的體悟:〈金剛經在說些什麼?〉;
以及對生命的通透理解:〈人生是時間的微積分〉。
書末並附金剛經原文,提供佛友比對白話版漫畫內容,更可以做為日常讀經誦念所用。


【經典簡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為大乘佛教般若部中之經典。在六祖之前,禪宗都以《楞伽經》印心,作為該宗的核心經典,但自六祖之後,《金剛經》取代了《楞伽經》,也開啟了中國禪宗的黃金時代。

《金剛經》在東方流傳普遍,除了具有高深的哲理,流暢的文字外,並可作為實踐的法門。《金剛經》可說是最受歡迎的一部經典,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一般社會大眾,大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

【作者介紹】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六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六十一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二〇二〇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規格】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電子/紙本書)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01
ISBN13 / 9786267594612
規格︰平裝 / Adobe DRM
頁數︰189 (電子) / 176 (紙本)
語言︰中文/繁體

 

資料來源︰誠品線上

 

禪公案

禪公案

禪公案


作者: 心道法師
出版社: 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ISBN:9786269909148
規格:平裝 / 120頁 / 13 x 19 x 0.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禪公案》是心道法師多年來指導禪修閉關的智慧結晶。本書精選三十則歷史悠久、意義深遠的禪宗公案,並由心道法師親自開示,透過其獨特的見解與深厚的修行體驗,引領讀者直指心性,體悟禪法的精髓。書中不拘泥於傳統經典註釋,也不流於文字遊戲,而是以直接、簡要的方式,啟發讀者的內在智慧,讓每則公案成為照見本心的明燈。

從「拈花微笑」到「瓶中鵝」,從「本來面目」到「不識」,本書涵蓋了禪宗修行中最核心的領悟與修持方式。心道法師的開示,直指人心,不論是初學者或是已有修行體驗的讀者,都能從這些篇章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本書特色

 • 直指心性,見性成佛:本書以直白深刻的語言,帶領讀者親證心性,體悟禪的奧義。
 • 精選三十則禪宗公案,涵蓋祖師悟道故事,並輔以心道法師解析,使公案不再晦澀難解,而成為現代修行智慧。
 • 適合各層次讀者,無論初學或進階修行者,都能從中找到指引。
 • 超越語言的智慧傳承,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醒禪不只是知識積累,更是心靈體證。


作者介紹:

釋心道(心道法師)  

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開山住持和尚,出生緬甸,祖籍雲南,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和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的創辦人。心道法師因累世勤修與悲願,身具三乘法脈傳承,以「慈悲與禪」立宗風,致力推動愛地球運動,積極在緬甸積極籌備「生命和平大學」。

榮譽:
   2005年6月,榮獲斯里蘭卡頒贈最高佛教榮譽「弘揚佛法貢獻卓越獎」。
  2005年8月,榮獲印度伊斯蘭組織「宗教交流和諧基金會」(Inter Faith Harmony Foundation )頒贈「穆提拉尼赫魯和平包容 和諧獎」(Pt. Motilal Nehru National Award for Peace, Tolerance and Harmony)。
  2006年3月,榮獲緬甸頒發國家頒發「弘揚佛法卓越貢獻獎」。
  2010年4月,榮獲緬甸頒發國家頒發「傳授禪修卓越優秀獎」。
  2010年10月,榮獲美國理解寺評選為全球「跨信仰遠見者」。
  2013年9月,榮獲頒泰國僧王寺第二屆「佛教卓越貢獻獎」。
  2014年3月,榮獲緬甸頒發國家最高榮譽「上座部大業處阿闍黎禪修最高成就獎」。

 

資料來源:博客來 網路書店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零二五年春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零二五年春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零二五年春之卷

 

編撰者:釋德凡
出版社: 慈濟人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國土危脆,無常示現──
美國洛杉磯林火災情嚴重,志工動員一千三百一十五人次, 
凜冽寒風中完成二十四場急難發放; 
嘉義大埔強震,嘉南地區多處屋損, 
急難救助過後,臺灣各地志工團隊至臺南協助修繕
住屋; 救濟貧困,安身、安心、安生──
西非獅子山慈善援助,輔導建立衛生習慣;
佛陀故鄉專案持續推展,職業訓練培養生活技能; 
回慈濟的家溫馨團圓,海內外慈濟道場舉辦冬令發放暨圍爐。
臨床品質提升、教育培植良才、研究成果運用, 
慈濟醫療多項獲獎受肯定,中西醫合療拔病苦。
新春精進共修,二十七國家地區志工會眾線上同步拜誦《法華經》; 
 慈濟參與第六十九屆聯合國婦女大會, 
分享尼泊爾職訓班輔導婦女改善家庭的實際行動與成果。 
期勉提升正氣、守護善念── 
牽緊慈濟因緣,深耕天下志業; 匯聚愛心甘露,灑淨無明火宅。 

作者介紹:

釋德凡 
靜思精舍常住眾,每日敬侍師側,親筆所記證嚴上人每日言行之實錄。他們亦步亦趨緊緊跟隨,來來去去,匆匆忙忙,閱盡世態人情,耳聽觀機逗教,謹慎地荷擔留法留史之使命。為了完整保留文字歷史,彰顯上人之人格與風采,宣揚上人之精神與理念,鉅細靡遺記載上人之言教、法教與身教,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成一本本的「如是我聞」──即《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衲衣布履遊化人間,菩薩足跡烙印愛的教育;悲心深重善導眾生,堅毅卓絕永留人格典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亦是慈濟現代版之《阿含經》。精裝裝幀,古樸素雅;水墨配圖,靜思之美,歲歲永寶用,年年恆珍藏。期待您閱卷汲取上人法髓,深刻自己的生命,豐富人生的內涵,心寬念純,法喜綿延,福慧圓滿。 

資料來源:靜思書軒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作者:  釋法源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9786267345719
叢書系列:智慧人
規格: 平裝 / 296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阿含經》是最重要的原始佛教經典,我們雖然無法生值佛世,卻可以透過閱讀《阿含經》,宛如跟著五百大阿羅漢,一起圍繞著佛陀聽法。質樸簡要的法義,能直接觸動我們的心,喚醒內在的覺性,解脫自在不再遙不可及。
 
《阿含經》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僅是通往內心寧靜和智慧的指引,也是生活中實踐佛法的重要參考。
 
-想要開悟解脫,先要學習《長阿含經》的正確知見,才能見道悟道。
-想要放鬆減壓,了解《中阿含經》苦、集、滅、道的原理,就能減壓紓壓。
-想要簡單樂活,練習《雜阿含經》禪定止觀的方法,即能身心穩定健康。
-想要離苦得樂,接受《增壹阿含經》的勸化,提昇自己的智慧,可以斷除煩惱執著。
 
只有簡單而平靜的生活,才能帶來內在的喜悅與快樂。解脫不是遠離生活,而是在生活中覺醒。禪定與智慧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突破許多生活上的障礙,讓我們活得輕鬆、活得安好、活得有意義!
 
本書作者法源法師,為美國紐約大學控制工程碩士,現任西蓮學苑執行長、雲陽寺住持、法鼓文理學院講師等。研究專長包括網路資訊、人工智能、腦波科技及心律分析等。這是法師暨《轉念快樂:讀懂解深密經》、《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後,第三本解經著作,深入淺出介紹《阿含經》的傳譯歷程、內容架構、阿含教理的核心思想,以及解脫修行的妙法,指引真正的幸福之道。
 
法源法師的YT頻道「科學看佛法」

 


作者介紹:

釋法源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臺北,中正理工學院(現為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系統工程系畢業,後留學美國獲紐約大學控制工程碩士學位。二○○三年在西蓮淨苑剃度出家,現於臺灣大學進修博士課程,研究專長包括網路資訊、人工智能、腦波科技及心律分析等。
 
  曾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校技士,現任西蓮學苑執行長、雲陽寺住持、中國佛教會教育委員會主委,並為法鼓山僧伽大學和法鼓文理學院講師,除教授「印度佛教史」、「戒律學」、「阿含學」、「華嚴學」、「知識管理」、「電子佛典與大藏經」外,也參與禪定腦波及心律的相關研究專案。著有《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轉念快樂——讀懂解深密經》。
 
  目前積極以新世代自媒體的方式來弘揚佛法,網路直播《華嚴經》、《圓覺經》、《楞嚴經》、《無量壽經》、《解深密經》及「正念減壓」、「止觀禪修」等課程;並製作《科學看佛法》播客節目,希望結合佛學與科學,讓心智慧和新科技能為人們開創美好的人間淨土。
 
資料來源:博客來 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