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日常

  1. 首页/
  2. 佛友日常/
  3. 四季与饮食要清楚

四季与饮食要清楚

2025年5月13日

很多人都会问「医师,请问吃什么比较好呢?」、「有什么食物适合我吃呢?」、「有什么汤水推荐呢?」。中国人对饮食养生非常注重,尤其广东地区。汤 水、凉茶、花茶等养生方法层出不穷。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节气,简单讲法就是跟天气饮食。素食人士除了注重不同蔬果营养价值、食物配搭之外,如果配合节气及天气来饮食,对身体有莫大帮助。在讲四季素食之前,首先要明白,节气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影响,以及其重要性。

节气即是二十四节气,古人数千年沿用至今的历法。二十四节气里包括了农作 (如小满、芒种)、气候变化(如雨水、霜降)、温度变化(如大暑、小暑、大寒、小寒)、阴阳变化(如春分、秋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如夏至、冬至)等等。古人总结了地球一年的变化规律,为方便使用以及作为生活的提示,而创造二十四节气历法。地球在环绕太阳转动的变化之下,不仅气候、温度、阴阳等都随着改变,而且都对大自然植物、动物包括人类的身体都有影响。

人类的身体有很多高智慧的机制去感受环境气候变化,再调整内部而适应。这些机制没有仔细感觉,很难察觉二十四节气对身体的变化。但我们一定清楚四季的变化及其特点。例如春天天气潮湿,容易春困;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秋天天气干燥,容易口干;冬天天气寒冷,容易怕冷。在潮湿、炎热、干燥、寒冷的气候,身体都会有所调节,以应付其变化。如果身体跟不上变化,就很容易生病。另外,如果天气变化急剧或者出现「非其时而有其气」,亦很容易发生流行性疾病。《内经》: 「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贼风邪气。」所谓贼风邪气,是指四季不应有之气候,例如立冬后气温本应下降,但天气突然转热,身体就难以适应,容易爆发流行性感冒。   

人类与大自然共存不知道多少年月,互相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我们依赖大自然生存,而大自然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对我们作出适当的回应。古有「不时不食」的观念,即不同节气、季节,大自然长出不同当造食物,而这些当造食物对于身体在当时的季节有调节的效果。例如,冬天吃萝卜、夏天吃西瓜及荔枝、秋天吃梨等。另外,「不时不食」亦包含了地区性的问题,在不同地区有其独特的植物或者动物,某些功效更对生活在当地的人有很大养生帮助。东南亚盛产芒果,以泰国为例,一年四季天气都炎热,较为干燥,全年平均温度摄氏27度左右。炎热加上干燥天气,经常汗流浃背,水分流失很大,这时进食水分丰富的芒果就可以补充水分。但在香港天气潮湿的地区,身体水分已较多,再进食芒果就会令湿气加重,容易腹泻。地区性的蔬果,在当地是养生,在其他地区未必如此。因此,饮食养生需要配合四季以及地区特性,缺一不可。

由于四季的特性都不同,身体需要自我调节,来适应四季及天气变化。例如,天气寒冷时,身体收缩血管,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功能。另一方面,身体亦能借助四季的特性,调节脏腑功能及治疗某些疾病。例如秋天及冬天特性收藏,这时补肝肾效果比春夏季节尤佳。因此,配合四季来饮食的重要性在于,能帮助预防疾病,以及调节身体机能。  
天气变化对人体影响很大,因此必定有其相应饮食养生。二十四节气十五日一变,有时难以跟随,但至少把二十四节气简化为四季,理解四季变化以及饮食之间的关系。之后再分开论说四季素食。
 


作者:萧鋕荣注册中医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硕士(内科)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及生物医学荣誉理学士

养生不是追求长生不老,而是追求和谐协调,只有与天地同步,才是真正的健康。中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在生活上运用与实践的伟大宝藏,是帮助患者追求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