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學習

  1. 首頁/
  2. 恒常學習/
  3. 善用其心: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善用其心: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2025年6月30日

「大小便時 當願眾生 棄貪瞋癡 蠲除罪法」。

貪嗔癡,並稱三火、三毒、三垢、三不善根。又作貪恚癡、淫怒癡。即貪欲、嗔恚、愚癡等三種煩惱。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載,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生嗔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稱為癡。此三者為一切煩惱之根本,荼毒眾生身心甚劇,能壞出世之善心,故稱為三毒。如《大乘義章》裏所說:“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


 
蠲除,即是清除之意。
 
大小便溺是人身最骯髒的不淨。那麼,這個不淨從何而來的呢?皆因眾生貪、瞋、癡、愛而產生的這個血肉之軀。有此肉軀,則不能不進飲食,大小便溺則勢所難免。因此,菩薩在大小便時,內心即起願心,願一切眾生,皆能棄舍貪、瞋、癡種種煩惱,蠲除殺、盜、淫、妄等等有罪之法。
 
善用其心

〈淨行品〉是八十卷《華嚴經》的第十一品,此品請法主智首菩薩向文殊師利菩薩提問:作為菩薩,如何清淨身、口、意三業,自利利他,成就佛道,共一百一十個問題。
 
文殊菩薩則以「善用其心」一法,總答智首菩薩的提問,指出若能在生活善用己心,身、語、意三業都會清淨,又分別提出了一百四十一條願行,指導凡夫念念不離眾生,把握當下隨事發願。
 
心為一切法之本源,用於善,則善,用於惡,則惡。讓我們一切學習實踐菩薩清淨願行,觸事留心,隨時發願,善用己心,早成佛道。
 
資料來源:杭州靈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