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學習

  1. 首頁/
  2. 恒常學習/
  3. 佛像的形貌和外表是根據甚麼來打造?

佛像的形貌和外表是根據甚麼來打造?

2024年11月20日

根據《阿含經》的記載,當釋尊在世的時候,已經有兩座造像。據說釋尊到天上為母后摩耶夫人說法時,憍賞彌國的優填王與舍衛城的波斯匿王,都因為釋尊的遠離而日夜思念,兩國的大臣看了,心中不忍,於是用檀香木和黃金,雕制了兩座身高五尺的釋尊像,這是佛像的始創。但是隨後的幾個世紀,造像的風氣並不普及。佛教徒僅以種植菩提樹來表示佛陀的成道;雕刻蓮花座、足印、法倫來紀念佛陀的蒞臨說法;或者建造舍利塔來悼念佛陀的涅盤罷了。

 

後人不可能對著佛陀本人或者他的照片來塑造,只有依據經典所記載的特徵,再按照雕塑家自己的想像構思出來,所以佛像的形貌和特徵,都隨著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分別。不過,佛陀既然是由多生多世修行證果的,自然具有莊嚴妙相,據經典所記載,他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

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都是諸佛的共同特徵,單從形貌,實在無法辨別。雕塑家只好根據經典,用不同的標誌來塑造各種尊像。尤其是造像的手勢,更有嚴格的規定,只需要察看雙手的位置、手指的屈伸、所持的物件和穿戴的服飾,便可以辨識出這造像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還是地藏菩薩了。

這種手和指現的手勢,佛教稱為「手印」,如果不懂這些形貌標誌,便難以識別諸佛、菩薩造像的尊號了。

資料來源:上海隆慶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