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學習
持戒修福之 慈心不殺
2024年1月11日
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所感。若無殺業,縱身遇賊寇,當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神鬼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
人和其他生物形體雖然不同,佛性原是相同的。其他生物由於造惡業而沉淪於異類,我因為作善業而僥倖獲得人身,若我們對異類動物不加以憐憫同情,反而縱情食啖,那麼,一旦我的福報或享盡,動物的罪業或酬償完畢,難免從頭償還命債,以飽對方的口腹。須知世間刀兵大劫,都是眾生宿世的殺業所招感的。倘若沒有殺業,縱然身遇賊寇,賊寇也自當生起善心,不會加以誅戮。更何況瘟疫水火等災禍橫事,戒殺放生者,很少遭遇。所以應該知道,保護動物,原來是在保護自己。戒殺動物可以免於被天所殺、被神鬼所殺、被盜賊所殺、乃至未來怨怨相報殺。
資料來源:上海隆慶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