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日常
护生 实为爱护我们自己的心
在丰子恺的《护生画集》第一册序言中,思想家马一浮先生写道:「护生者,护心也。」丰子恺说,「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故曰护生者,护心也。」
我们所要爱护的,其实不是禽、兽、鱼、虫的本身,那是小节;其本质是爱护自己的心,这是大节。护生,是为了护心一一这是丰子恺承诺弘一大师,并以半生心血持续创作护生画的真正目的。 面对他人的质疑,丰子恺曾多次解释,残杀动物的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而将此心移用于同类的人。至于对植物呢,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伤害。例如散步园中,看见花草随手摘取以为好玩之类。故护生实在是为人生,不是为动植物,普劝世间读《护生画集》者,切勿拘泥字面。
古人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仔细想来,对于天地万物的这份善意,最终成全的其实也是我们自身。
吃素也是放生
佛教倡导素食,劝告世人勿造杀业,同时增长自身的慈悲心,培植世间所需的福报和出世间的解脱资粮。我们都知道细水长流和滴水穿石的道理,相比生活中的随缘护生和科学指导下的放生,吃素是更方便、更长久的好办法。可以从每周吃一天素开始,对身体有利无害,逐渐适应后可以增加到每逢十斋日吃素,每月就有十天。
《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中记载,「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农历),「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逢十斋日除了诵《地藏经》外,同样也适宜念佛、吃素、行善……。梦参老和尚曾说,「用七天的功夫打七,累得不得了,那七天很精进,就想着过完了得好好休息休息,这样的修行是一曝十寒」。戒杀茹素也是这样,如果想着明天开始有连续三天的斋日,今天就多吃一点荤腥,或是一「熬」过斋日就加倍「补」回来,既失去了持斋茹素护心护生的初衷,也人为造成了暴饮暴食,不于身心健康。
放生的智慧
当然,真正的慈悲放生必有殊胜功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弘一大师也明确开示过放生后的延寿、愈病、免难、得子、往生西方等福报事例,他说,「惟愿诸君自今以后,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杀生之事。」
不论民俗还是佛教都有放生的传统。放生是慈悲,但佛教说「悲智双运」,做善事时,智慧也必不可少。在放生时,请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第—:确认放生的物种是否符合相关法例,确认放生物种的习性,选择正确的放生地点;
第二:随缘采买,不在固定地点放生,避免再次被人轻易捕捉;
第三:不贪量,不以放生的金额高低或物种的奇特为标准,慈悲至上,心诚为要;
第四:选择人少、适合物类生存的地点,不影响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
第五:运输过程可能使放生物命受伤甚至死亡,尽可能避免长距离运输,放生过程宜简单迅速。
图片及数据源:上海玉佛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