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日常

  1. 首頁/
  2. 佛友日常/
  3. 護生 實為愛護我們自己的心

護生 實為愛護我們自己的心

2025年7月30日

在豐子愷的《護生畫集》第一冊序言中,思想家馬一浮先生寫道:「護生者,護心也。」豐子愷說,「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故曰護生者,護心也。」


 
我們所要愛護的,其實不是禽、獸、魚、蟲的本身,那是小節;其本質是愛護自己的心,這是大節。護生,是為了護心一一這是豐子愷承諾弘一大師,並以半生心血持續創作護生畫的真正目的。 面對他人的質疑,豐子愷曾多次解釋,殘殺動物的舉動,足以養成人的殘忍心,而將此心移用於同類的人。至於對植物呢,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傷害。例如散步園中,看見花草隨手摘取以為好玩之類。故護生實在是為人生,不是為動植物,普勸世間讀《護生畫集》者,切勿拘泥字面。 

古人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實,仔細想來,對於天地萬物的這份善意,最終成全的其實也是我們自身。

吃素也是放生
佛教宣導素食,勸告世人勿造殺業,同時增長自身的慈悲心,培植世間所需的福報和出世間的解脫資糧。我們都知道細水長流和滴水穿石的道理,相比生活中的隨緣護生和科學指導下的放生,吃素是更方便、更長久的好辦法。可以從每週吃一天素開始,對身體有利無害,逐漸適應後可以增加到每逢十齋日吃素,每月就有十天。

《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歎品》中記載,「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農曆),「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逢十齋日除了誦《地藏經》外,同樣也適宜念佛、吃素、行善……。夢參老和尚曾說,「用七天的功夫打七,累得不得了,那七天很精進,就想著過完了得好好休息休息,這樣的修行是一曝十寒」。戒殺茹素也是這樣,如果想著明天開始有連續三天的齋日,今天就多吃一點葷腥,或是一「熬」過齋日就加倍「補」回來,既失去了持齋茹素護心護生的初衷,也人為造成了暴飲暴食,不於身心健康。


 
放生的智慧
當然,真正的慈悲放生必有殊勝功德,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弘一大師也明確開示過放生後的延壽、愈病、免難、得子、往生西方等福報事例,他說,「惟願諸君自今以後,力行放生之事,痛改殺生之事。」 

不論民俗還是佛教都有放生的傳統。放生是慈悲,但佛教說「悲智雙運」,做善事時,智慧也必不可少。在放生時,請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第—:確認放生的物種是否符合相關法例,確認放生物種的習性,選擇正確的放生地點;
第二:隨緣採買,不在固定地點放生,避免再次被人輕易捕捉;
第三:不貪量,不以放生的金額高低或物種的奇特為標準,慈悲至上,心誠為要;
第四:選擇人少、適合物類生存的地點,不影響當地生態和居民生活;
第五:運輸過程可能使放生物命受傷甚至死亡,盡可能避免長距離運輸,放生過程宜簡單迅速。
 
圖片及資料來源:上海玉佛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