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日常
树木为道场 风吹亦禅音 佛教中的圣树与法缘
佛教不仅重视心灵修行,也极为珍视自然万物。许多植物,在佛教经典和故事中,承载着深厚的象征意义,或见证圣事,或比喻法理,或寄托修行者的智慧与愿心。

无忧树
无忧树,又作阿输柯树、阿叔迦树,属豆科植物,枝干亭亭直立,叶似槐树,每年三月开花,满树红花灿烂。

佛教经典中记载,摩耶夫人便是在无忧树下诞下了释迦牟尼佛。传说中,摩耶夫人在梦中得感白象入胎,怀胎十月,途经蓝毗尼园时,见无忧树繁花盛放,伸手采摘花朵时,释迦牟尼应时而生。无忧树因此象征圣洁与吉祥,成为佛教中极为重要的圣树之一。

依兰树,又作依那拔罗树,属蓖麻类植物,种子可榨取蓖麻油。依兰花色黄绿而臭,如腐尸之气,且有毒性。然而,依兰之臭遇到旃檀之香,即刻消散转香。

佛典中以依兰比喻烦恼,以旃檀比喻菩提:臭极能转为香,恶性亦能因善缘而转化。如《观佛三昧海经》所说:「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世间无绝对之恶,只待善缘引导,亦能归于清净。

铁树
铁树,又称苏铁、凤尾蕉,常绿乔木,羽状复叶挺拔秀丽,原产热带地区。生长在温带的铁树极难开花,佛教中常以「铁树不开花」来比喻无心无作之妙用,断除思虑分别。

禅宗有言:「铁树开花,世界香。」意指彻底放下执着分别之心,便能自然显现本自具足的清净智慧。铁树之花,亦象征着难能可贵的悟境。

多罗树
多罗树,又称高竦树,属于椰子科植物,多生于南亚沿海,高可达三十余米。佛陀时代,因比丘们以多罗树皮缝鞋底,导致树木大量枯死,佛陀遂制定了不得剥取树皮的戒律。

佛经中常以「砍多罗树头」比喻断除烦恼欲望,斩断生死轮回之根。多罗树不仅供给食物与饮料,更在戒律制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僧团生活的一部分。

菩提树
菩提树,又名佛树、觉树、道树、思维树,是佛教中极为尊崇的圣树,象征着觉悟与成道。
关于菩提树的植物种类,佛教界众说纷纭。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在毕钵罗树(近似印度榕树)下成道。《修行本起经》中描绘菩提树:「其地平正,四望清净,生草柔软,甘泉盈流,花香茂洁,中有一树,高雅奇特,枝叶蓊郁,天幡在树顶。」
菩提树枝叶繁茂,叶形光滑,花虽细小却香气袭人,成为无数修行者心中不灭的象征。至今,菩提树仍是全球佛弟子朝圣的重要圣物。
龙华树
龙华树,又作那伽树、龙华菩提树,生长于印度、孟加拉国、安达曼群岛等地,树干高耸如云,叶片光滑,花色纯白,香气清雅。

树木亦道场
在佛教中,树木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修行的见证者和启示者。从无忧树下的圣诞,到依兰与旃檀的转化,从铁树不开花的禅意,到多罗树的生活戒律,再到菩提树、龙华树的觉悟象征,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皆可观法、体道。
当我们仰望一棵树的生长、开花与凋谢,也许便能体会到佛法中关于无常、缘起、慈悲与智慧的深意。
图片及数据源:上海玉佛禅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