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日常
随佛草木生 那些与佛陀结缘的植物
佛教不仅重视心灵修行,也极为珍视自然万物。许多植物,在佛教经典和故事中,承载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它们或为佛陀坐下之席、或为清凉疗愈之药、或成为佛陀圆寂前最后的供养,亦有枝叶低垂,见证三藏初成的历史瞬间。
吉祥草 佛陀坐下的「觉悟之席」
吉祥草,又称上茅、吉祥茅等,是一种生长于湿地或水田的草本植物,高约六十厘米,茎叶挺直,丛生而密。自古印度起,它便被视为神圣之物,常用于编织草席,铺设于祭祀场地之上,以承载供品,寓意清净与敬意。
修行人也常用吉祥草编成坐垫或卧具。其叶缘锋利,若身心放逸便易受割,故可提醒行者警觉自持,不生懈怠。相传释迦牟尼成道之前,吉祥长老曾献上此草为坐具,佛陀即于其上入定,最终证得无上正觉。自此,吉祥草不仅象征觉悟之道,也被誉为「圣草」而流传千年。
优尸罗草 沁涼夏日的香药
优尸罗草,原产喜马拉雅山麓,属蜀黍类植物,后广泛分布于恒河流域、高原及热带地区。其根部香气独特,被列为佛教三十二味香药之一。在印度酷热的夏季,修行人会将其根茎研磨成粉,涂抹身上以防中暑、缓热安神。《正法念处经》亦提到:「见比丘僧以扇布施,令得清凉如优尸罗。」不仅象征身心清凉,亦寓修行人心境之寂静清明。
檀耳 最后的供养
檀耳是指生长于旃檀树上的木耳类植物。佛陀入涅盘前的最后一餐,即是接受铁匠周那供奉的檀耳。
据《长阿含经》记载,佛陀曾带领比丘僧团赴周那家应供,席间对周那说:「你将这檀耳全留给我,其余食物分给大众。」饭后不久,佛陀便觉背部剧痛,却劝阿难说:「若世人因我食此檀耳而入灭,责怪周那,那是错误的。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临灭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无异。
应当这样赞叹周那:『周那设食,今获大利,得大果报。』」此言不仅体现了佛陀悲智双运,也令檀耳在佛教供养中,被赋予了深沉的慈悲象征。
七叶树 三藏流布的见证者
七叶树,又称桫椤,是一种高大常绿植物,叶如星芒,每片由七小叶组成,果实细长荚。
相传佛陀圆寂后,五百位弟子在门前种满了大七叶树的七叶窟中集结,由阿难、优婆离、迦叶尊者主编,历时三月,首次结集佛陀教法,分为「经、律、论」三藏。七叶树也因庇佑法会而被尊为「法藏之树」,象征佛法根深叶茂、代代相传。
佛教中常说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看似平凡的草木
也因与佛陀、法义相遇
成为信仰与修行的象征
草木无言,却伴佛同行
供佛一草一叶,皆是深深法缘
愿我们在日常之中
也能用一颗敬畏心
感受自然的清净与慈悲
图片及数据源:上海玉佛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