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日常

  1. 首頁/
  2. 佛友日常/
  3. 隨佛草木生 那些與佛陀結緣的植物

隨佛草木生 那些與佛陀結緣的植物

2025年8月22日

佛教不僅重視心靈修行,也極為珍視自然萬物。許多植物,在佛教經典和故事中,承載著深厚的象徵意義。它們或為佛陀坐下之席、或為清涼療愈之藥、或成為佛陀圓寂前最後的供養,亦有枝葉低垂,見證三藏初成的歷史瞬間。

吉祥草 佛陀坐下的「覺悟之席」
吉祥草,又稱上茅、吉祥茅等,是一種生長於濕地或水田的草本植物,高約六十釐米,莖葉挺直,叢生而密。自古印度起,它便被視為神聖之物,常用於編織草席,鋪設於祭祀場地之上,以承載供品,寓意清淨與敬意。


 
修行人也常用吉祥草編成坐墊或臥具。其葉緣鋒利,若身心放逸便易受割,故可提醒行者警覺自持,不生懈怠。相傳釋迦牟尼成道之前,吉祥長老曾獻上此草為坐具,佛陀即於其上入定,最終證得無上正覺。自此,吉祥草不僅象徵覺悟之道,也被譽為「聖草」而流傳千年。
 

優屍羅草 沁涼夏日的香藥
優屍羅草,原產喜馬拉雅山麓,屬蜀黍類植物,後廣泛分佈於恒河流域、高原及熱帶地區。其根部香氣獨特,被列為佛教三十二味香藥之一。在印度酷熱的夏季,修行人會將其根莖研磨成粉,塗抹身上以防中暑、緩熱安神。《正法念處經》亦提到:「見比丘僧以扇佈施,令得清涼如優屍羅。」不僅象徵身心清涼,亦寓修行人心境之寂靜清明。
 

檀耳 最後的供養

檀耳是指生長于旃檀樹上的木耳類植物。佛陀入涅盤前的最後一餐,即是接受鐵匠周那供奉的檀耳。據《長阿含經》記載,佛陀曾帶領比丘僧團赴周那家應供,席間對周那說:「你將這檀耳全留給我,其餘食物分給大眾。」飯後不久,佛陀便覺背部劇痛,卻勸阿難說:「若世人因我食此檀耳而入滅,責怪周那,那是錯誤的。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應當這樣讚歎周那:『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此言不僅體現了佛陀悲智雙運,也令檀耳在佛教供養中,被賦予了深沉的慈悲象徵。


 

七葉樹  三藏流布的見證者
 
七葉樹,又稱桫欏,是一種高大常綠植物,葉如星芒,每片由七小葉組成,果實細長莢。


 

相傳佛陀圓寂後,五百位弟子在門前種滿了大七葉樹的七葉窟中集結,由阿難、優婆離、迦葉尊者主編,歷時三月,首次結集佛陀教法,分為「經、律、論」三藏。七葉樹也因庇佑法會而被尊為「法藏之樹」,象徵佛法根深葉茂、代代相傳。
 
佛教中常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看似平凡的草木
也因與佛陀、法義相遇
成為信仰與修行的象徵
 
草木無言,卻伴佛同行
供佛一草一葉,皆是深深法緣
願我們在日常之中
也能用一顆敬畏心
感受自然的清淨與慈悲
 
圖片及資料來源:上海玉佛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