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情报

  1. 首页/
  2. 佛友情报/
  3. 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 ── 逾二千年的佛教稀世珍宝公开展览
文化艺术

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 ── 逾二千年的佛教稀世珍宝公开展览

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 ── 逾二千年的佛教稀世珍宝公开展览

被誉为佛教稀世珍宝的「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首度亮相香港,223日前会于中环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举行公开展览,供佛友们免费参观。

1898年,英国人威廉.克拉斯顿.佩沛(William Claxton Peppé)在位于印度与尼泊尔边界的比普罗瓦发掘了大批佛宝圣物。考古发掘在地底十八英尺的砖造结构下进行,佩沛发现了一座巨型砂岩石函,其中藏有五个坛罐,四件为皂石材质,一件为水晶,其中一件皂石坛盖上铭有孔雀王朝晚期婆罗米文,记载坛中所宝藏的,正是佛陀遗骨舍利。

在舍利坛罐中,伴随着佛骨舍利及骨灰的,是约1,800件华美耀眼的神圣佛宝花珠,以各类珍贵宝石组成,包括紫水晶、海蓝宝、红玉髓、珊瑚、黄水晶、石榴石、珍珠、白水晶、珠贝,及黄金等,细琢成坠形、珠形、花形和各种造形的饰片与圆片,其中质量最精美的宝石与珍珠,则未经雕琢,保持天然样貌。花珠圣物与其他孔雀王朝重要佛教遗址相类,由此推断此塔乃阿育王时代重建,敬制花珠,伴供舍利。

印度北部比普罗瓦佛塔遗址                                           威廉.克拉斯顿.佩沛(1852-1936年)

比普罗瓦佛塔砂岩石函内发现的四个滑石和一个水晶坛罐

 

当时出土的部分佛骨舍利由印度政府赠予暹罗,国王拉玛五世举办了盛大仪式迎接,并将舍利均分,供奉各地,包括曼谷金山寺、仰光大金寺,以及斯里兰卡各寺。石函、五个坛罐与大部分佛宝圣物,则由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典藏。至于其中约300多颗重复的佛宝,印度政府同意归予佩沛所有。


这批由佩沛家族传承的「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世代相传至今,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及价值。
每一件佛宝圣物,都有其独特之意涵与精神,其中一部分更是呼应历史与象征意义。主箱中可见许多祥瑞形制,如盘长,象征出生、死亡、重生,轮回绵延不绝。中央三重宝珠两侧一对人形石榴石坠,则象征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极为珍稀。


过去六年间,「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曾在全球多间博物馆展出,足迹遍布苏黎世瑞特堡博物馆、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至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和韩国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等。今次逾 300 颗佛宝圣物是首度亮相香港,于中环苏富比旗舰艺廊公开展出,十分殊胜难得,佛友们可把握机会,前往免费参观。

 

                                                                      比普罗瓦佛塔遗址发现的其中一颗石榴石三宝舍利

   

由各类珍贵宝石组成的佛宝圣物

 


「比普罗瓦释迦牟尼佛宝圣物」公开展览
📅 即日至2月23日 (日)
🕖 12:00 - 19:00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至18:00)
📍 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
      中环干诺道中 8 号置地遮打大厦  

       

 

 

 

 

 

 

 

 

 

 

 

 

 

资料来源︰香港苏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