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盂兰节 可怕吗?

盂兰节 可怕吗?

2025年8月5日

踏入农历七月,传统鬼月,七月十五就是盂兰节,一个好似神秘又诡异的日子,在佛家看来,却是承载着信仰、孝道以及对生死奥秘的沉思。

听过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看见亡母堕入饿鬼道,咽喉细如针孔,无法进食,饱受饥渴之苦。他心疼不已,运用神通力将饭食送至母亲面前,不料食物入口,即化为火炭。

目犍连无助地向佛陀求助,佛陀开示: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化解亡母的业障,只有藉助十方僧众殊胜的功德力,在结夏安居结束、身心清净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备齐百味饮食、五果、香油等,置于盆中,用来供养十方僧众,藉其集体修行之力回向亡者,方能解脱饿鬼之苦。目犍连依教奉行,虔心供养,终使母亲脱离饿鬼之苦。

「目连救母」不仅是孝道的体现,也揭示了盂兰盆法会供养僧众、回向先人的原始精神。随之在民间流传,逐渐演变为广泛地普渡一切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的习俗。从佛寺庄严的「盂兰盆供」、「放焰口」法会,到民间街头巷尾,摆设香烛、供奉食物、焚烧纸钱和纸扎供品,这种「资助」亡者在另一方世界的用度,展现了拜祭者对众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悲悯之心。

七月的夜晚,当你见到路边,有人虔诚地摆上一份祭品、点燃一炷清香时,不必再慌张闪躲。要知道,那是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也是对已逝之人深沉的怀念,推己及人普济孤魂的恻隐之心。

盂兰节的核心精神——「孝亲」与「慈悲」,提醒着我们:生命有限,即使有神通也无法改变因果业力,生前就要多积攒善业;不仅对父母长辈长存孝心,也应扩展为对一切无助生命的无私关爱。能做到超越血缘的慈悲回向,才是真正的孝慈。

 


作者:黄婉曼

佛学研究硕士。
电视传媒人,视佛法为指引人生的哲理。与你一起实践生活禅,跳出无常烦恼的束缚,学习在娑婆世间活用佛法智能,发菩提心,修行得乐,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