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學習

  1. 首頁/
  2. 恒常學習/
  3. 盂蘭節 可怕嗎?

盂蘭節 可怕嗎?

2025年8月5日

踏入農曆七月,傳統鬼月,七月十五就是盂蘭節,一個好似神秘又詭異的日子,在佛家看來,卻是承載著信仰、孝道以及對生死奧秘的沉思。
聽過佛教經典《佛說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嗎?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以天眼通看見亡母墮入餓鬼道,咽喉細如針孔,無法進食,飽受飢渴之苦。他心疼不已,運用神通力將飯食送至母親面前,不料食物入口,即化為火炭。


目犍連無助地向佛陀求助,佛陀開示:單憑個人的力量,難以化解亡母的業障,只有藉助十方僧眾殊勝的功德力,在結夏安居結束、身心清淨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備齊百味飲食、五果、香油等,置於盆中,用來供養十方僧眾,藉其集體修行之力迴向亡者,方能解脫餓鬼之苦。目犍連依教奉行,虔心供養,終使母親脫離餓鬼之苦。

「目連救母」不僅是孝道的體現,也揭示了盂蘭盆法會供養僧眾、迴向先人的原始精神。隨之在民間流傳,逐漸演變為廣泛地普渡一切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的習俗。從佛寺莊嚴的「盂蘭盆供」、「放焰口」法會,到民間街頭巷尾,擺設香燭、供奉食物、焚燒紙錢和紙紮供品,這種「資助」亡者在另一方世界的用度,展現了拜祭者對眾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悲憫之心。
七月的夜晚,當你見到路邊,有人虔誠地擺上一份祭品、點燃一炷清香時,不必再慌張閃躲。要知道,那是一份對「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也是對已逝之人深沉的懷念,推己及人普濟孤魂的惻隱之心。


盂蘭節的核心精神——「孝親」與「慈悲」,提醒著我們:生命有限,即使有神通也無法改變因果業力,生前就要多積攢善業;不僅對父母長輩長存孝心,也應擴展為對一切無助生命的無私關愛。能做到超越血緣的慈悲迴向,才是真正的孝慈。


作者:黃婉曼

佛學研究碩士。
電視傳媒人,視佛法為指引人生的哲理。與你一起實踐生活禪,跳出無常煩惱的束縛,學習在娑婆世間活用佛法智慧,發菩提心,修行得樂,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