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礼佛、诵经有分早晚吗?

礼佛、诵经有分早晚吗?

2025年7月7日

想象你每天起床刷牙、睡前整理书包,这些固定的小习惯让生活有节奏感。佛教的礼佛和诵经也有类似的「早晚课」——这不是硬性规定,而是一种帮助心灵稳定的练习方式。就像学校的晨读和晚自习,虽然都是读书,但时段不同,重点和方法也略有差异。 


 

清晨头脑清醒,最适合培养专注力。例如寺院早课常诵《楞严咒》或《心经》,这些经文节奏明快,像「心灵闹钟」般唤醒觉性。圣严法师比喻:「早课如漱口洗脸,洗去杂念,让一天从清明开始。」 此时静坐几分钟,观照呼吸,就像预习当天的课题:「今天要用什么态度面对人事物?」 
 
经过一天忙碌,心思容易散乱。晚课常诵《阿弥陀经》或《金刚经》,这些经文引导人放下执着。例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就像提醒:「和同事的争执、报告的失误,别紧抓不放。」 晚课后的静坐,则像写日记反省:「今天是否说了伤人的话?是否对家人不耐烦?」 
 
不分早晚也可以吗?当然可以!佛教强调「心念」比形式更重要。 忙碌时,默念一句佛号(如「阿弥陀佛」),比硬挤时间赶课诵更有意义。  特殊状况时,例如夜间读经怕打扰家人,改为「眼读」(默看经文)或「持经」(专注一部经反复理解)同样有效。 

关键在「定时定心」:每天固定五分钟,比周末狂诵两小时更能培养觉察力。 
 
 
参考文献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法鼓文化

 


作者:宁珑

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硕士毕业生。
缘份,就像种子要遇见阳光和水才能成长。每一种偶遇或许都不是巧合。既然我们有缘相聚、相识、相处或求学,就不必执着这是因,还是果,只要活好自己每一刻,真诚对己对人,必是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