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学习

  1. 首页/
  2. 恒常学习/
  3. 「色与空」的无常?

「色与空」的无常?

2025年3月13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波蜜多心》中的一句,无佛的人,大都听。色空揭示了象界界的相互系,也道出了佛法中「空性」的真谛

「色」,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是世的一切象,不限于具体的物体,也包括了所有可以被感知、被意到的面。「空」非指「无」或「不存在」,而是指「起性空」的相,意味着一切事物不具有永恒不立本体,它们皆是因和合而生,件的化而改

 

如一棵树,看似真实存在,但的成着土壤、水分、光等多。如果件缺失,便无法存在;又如一杯水,看上去是透明的,但如果加糖,喝下去是的;,就是咸的。外在的色相没变,但其了各性。

 

之所以痛苦,正因无法理解「色即是空」的道理,往往着于表面象,妄认为它真实永恒的存在,不同的事物心生喜和追求,厌恶或抗拒。但在佛法看种种的感只是因和合下的一种误解;一旦所依的件改这份的快或莫名的憎恨也将随之消失。

 

 

世事万,我们总容易慨「人生无常」,但其只有空了,才有化的可能性。例如一空空如也的房,如果放进桌椅,可以用来开会;如果用球和花装,就可以;如果布置了床和床,就可以用休息睡。因空,才能容无限的可能性,成就一切色相。

 

 

角度,无常,就是说现生的,不是最后的果。那不是很好明我的人生有无的可能性。我大可以在「空性」之中,找到更多新的选择与。佛法的智慧告,所有「色」其是「空」的——所有的难题都是暂时的,只要因缘变化,情就有可能得以改善。相同地,我也不可对顺境自,因为这些好景也同是「空」,无常法在生命中行,我唯有以平常心面生活的起伏和无常,才能得心的平和超越。

 

 

作者:婉曼

学研士生。

电视传媒人,佛法指引人生的哲理。与你一起实践生活,跳出无常烦恼的束学习在娑婆世活用佛法智能,菩提心,修行得,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