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佛同行
觀音菩薩成道的故事
關於觀音菩薩成道日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就是妙善公主的傳說,在《編年通論》和《觀世音菩薩傳略》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傳說妙善公主在六月十九日這一天成道證果,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於是後人就把這一天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妙善公主成道證果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興林的小國。國王膝下有三位公主,其中最小的便是妙善。她自幼便生得慈眉善目,心地善良,溫柔可親,深受眾人喜愛。
然而,命運多舛,妙善年幼時母親便因病離世。她在孤獨中常常思索:若能讓世人擺脫生死之苦,那該多麼美好啊!就在這時,一道金光忽然照進她的房間,佛陀現身於前,慈悲地對她說:「須彌山上有兩件寶物——白玉金瓶與白蓮花。若你能取來修行,便可成就正果,普渡眾生。」
妙善聽後,心生堅定。她與好友永蓮收拾行囊,踏上前往須彌山的旅程。一路上,佛陀化身為饑餓的烏鴉、受傷的野人,一次次考驗她的善心。妙善毫不遲疑地將乾糧分給烏鴉,將自己的鞋子送給腳受重傷的野人,自己卻忍饑挨餓、赤足前行。
終於,在寒冬凜冽的風雪中,她滿身傷痕地登上了須彌山頂。佛陀被她的至誠與無私感動,將白玉金瓶和白蓮花交付於她,並囑咐道:「待白玉金瓶中生出清水,水中長出楊柳枝時,便是你得道升天之日。」
回到故土後,妙善正式出家修行。她將白玉金瓶供奉於佛前,將白蓮花放入池中。不久後,寺廟香火鼎盛,百姓紛紛前來朝拜這兩件神物。
然而,廟中有一頑童名叫沈英,聽聞妙善所說「空瓶生水,水中長枝」,心中不信,便趁夜深無人之時,偷偷將白玉金瓶注滿清水,並插上一根楊柳枝,想看她笑話。
誰知就在那一瞬間,天音繚繞,祥雲升起,池中白蓮盛開如車輪,妙善見狀,手持金瓶,赤足立於蓮上,蓮花緩緩升起,她終成正果,飛升為觀音菩薩。而這一天,正是農曆六月十九日。昔日陪伴她的永蓮,與曾經戲弄她的沈英,也因這段因緣,化作觀音身旁的金童玉女,護法隨行。
觀音菩薩以慈悲為懷,相貌端莊,神通廣大,隨緣救度,普濟苦難。在大乘佛教與民間信仰中,她象徵著無盡的悲智與願力,有言道:「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其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法的根本,千百年來廣為傳頌,深入人心。
圖片及資料來源:廣州市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