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日常
西方寺

坐落於荃灣老圍村,背靠大帽山,前臨三疊潭,花木青蔥,流水潺湲,環境清幽,全寺連後山占地近二十萬平方公尺,由 上永下惺老和尚創建于1970年;乃仿中國宮殿式建築,琉璃瓦面,簷篷飛峭,莊嚴雄偉;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山明水秀,景致優雅。寒來暑往,歲月遷移;由於信眾與日俱增,殿堂不敷應用,故於1998年初開始重建,至2003年春圓滿落成。
西方寺山門對聯由永惺長老撰句、馮康候書寫:「南海泛慈舟梵貝聲聲皈淨土;西方傳內典源流脈脈接靈山」,寺內正中為有一棟兩層高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大雄寶殿」,下層為「五觀堂」,即齋堂。
前為「天王殿」,內奉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兩側為「鐘、鼓樓」;另有一座九層高的「萬佛寶塔」,塔基之建造仿照台灣日月潭的慈恩塔,而塔身則以廣州六榕寺的花塔為參考,塔內的七寶鑲嵌壁畫名為《觀無量壽經圖》,全長70米,由68幅小畫組成,塔內最高層藏有兩顆顏色各有深淺佛陀舍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及「地藏殿」等。
觀音山文化博覽區
觀音山文化博覽區於2004年初完峻。全區集中在寺院大雄寶殿左、僧寮樓後寺牆以下之山坡上,綿延近二、三十丈,坡面寬廣,懸崖陡峭,山石奇秀,主要分成五部份,包括:《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刻經;三十二觀音應化示現浮雕;觀音菩薩四十手印石刻;三十三觀音通俗立像;極樂世界之自然景觀及供養人壁畫等。佈局設計與造像風格以佛教經典為依據,每部份均含蘊豐富之教理與佛學意涵,是寺院建築與佛學宗教精神之體現。
地址:新界荃灣老圍村三疊潭
電話:2411 5111
開放時間: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