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友日常
多運動做禪修 提升耐痛能力
2025年8月18日
人的耐冷及耐熱能力可訓練出來,例如消防員的長期工作環境訓練,令他們可在高溫火場內保持意識清醒,進行大量需體力的工作,救急扶危。至於耐冷,便不得不提莊子老師推崇的冰人呼吸法,透過培養個人耐冷能力,強化心智與身體健康。既然人可以訓練出耐冷耐熱能力,這更何況是耐痛能力呢!其實提升個人耐痛能力,有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無視痛楚 提升抗痛能力
自小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必遇過大大小小傷痛,而這些痛的體驗,會強化個人面對痛楚出現時的心理質素。直接說,就是不再憂慮,繼而對痛無視,間接提升抗痛能力。相反,人沒經歷過痛,在遇到痛楚時,很易處於憂慮狀態,這種負面情緒,有機會在心理上將痛楚倍大化。另外,經常運動可強化肌肉纖維,增加骨質密度,有效預防身體受傷。
第二種:進行禪修或靜觀訓練
強化耐痛能力方法是進行禪修或靜觀訓練,將思緒從集中思考「點解咁痛」、「有乜方法先唔痛」、「真係好痛呀」等一系列問題抽離,轉移集中專注於其他地方,即是訓練自己無視痛感。莊子老師於香港大學進行疼痛研究時亦發現,只要進行14日靜觀訓練,參與者的疼痛感覺便可下降。所以,有意抗痛朋友,除了食藥,心靈上的內在訓練,亦可嘗試。
其實「靜觀」(Mindfulness)這個概念,最初源於佛教禪修,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展而來。若撇開其教義,純從修習的形式來說,這絕對是一項普適性極高的心理調適法。
作者:莊子老師
治療痛症的經驗逾十五載,擁有一個博士,兩個碩士學位(其中一個為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
曾幫助多位職業運動員、脊椎慢性痛症解決痛症問題。 有鑑於現代醫學未能「長治久安」,近年除了個人禪修之外,亦研究佛法中的「腦科學」和「身心靈醫學」,期望我們能一同解決三毒五慾所衍生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