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友日常

  1. 首頁/
  2. 佛友日常/
  3. 故意忽略(下)

故意忽略(下)

2024年10月4日

當確認了孩子因為要「吸引成人注意而引起負面行為」後,除了故意忽略外,其實也有其他方法的,例如在孩子出現負面行為時就關注一下他,例如稱讚他自己在玩積木,很乖巧;又或者預先告訴他媽媽在忙什麼,要他等一會(但要注意幼兒的能力,不能等太久哦);甚至邀請他一起幫忙,從而建立他的能力感等等。

若果負面行為出現了,父母要使用故意忽略時,首先必須確保孩子當時是安全的,然後就可以故意不關注他(表面上),但實際上是暗地裡觀察他,以免孩子因情緒升級而出現危險,而且,故意忽略很重要的,並非單單的忽略,而是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能夠得到關注,什麼行為是不能接受的。例如尖叫,他總不會一小時60分鐘都在尖叫的,總會需要抖一下氣吧?

這時候就應該出力地稱讚他「嘩!小明真係大個仔啦!佢自己喺度安靜咁玩玩具!媽媽好開心!」然後甚至可以給他一個大擁抱(之前的尖叫呢?算數吧!),之後可以告訴他等一會、也可以邀請他一起幫忙、也可以給他一個任務,總之,你已經知道他需要你的關注了。如果他再次出現負面行為?那你就重啟「故意忽略」的步驟吧!

值得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在執行故意忽略的過程中,孩子的「行動」會升級,甚至傷害到人或物,例如將自己的頭撞在牆上。這個時候,爸媽切忌露出一副很緊張的表情或語氣,而應該保持目無表情、說話語氣堅定但不浮誇(快去報名藝員訓練班),然後走過去,將孩子(強行)移到安全位置,然後直接、簡單、清晰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

正如星雲大師在讚美這一課曾提及到,讚美的語言人人愛聽,就是對於小孩子的教育,用讚美的言詞代替責備,效果往往更佳,而且用讚美方式教導的孩子,也會比常被責罵的小孩子來得有自信。因此當孩子稍停下來的時候,父母就應該立即稱讚他的安靜行為(即使那個時候已經是兩行鼻涕!),而且語氣、表情也要豐富,如不明白可以去學一下我們的國粹「變臉」!

簡單的總結一下,故意忽略有幾個重點:

第一:引起行為的原因(只適用於Attention Seeking的行為哦)

第二:注意安全

第三:以讚賞良好行為作為最終目標

希望小小的貼士,在各位爸爸媽媽的育兒路上有一丁點的幫助。


 
 


作者:程衞強註冊心理學家

 


英國特許心理學家,致力於學童身心健康及親職教育工作,近年醉心於靜觀練習及介入的方法,在靜觀的過程了解身心的反應,學習平靜地接納身處的環境,以及對周遭環境的種種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