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道場

  1. 首頁/
  2. 寺院道場/
  3. 隱秀寺

隱秀寺

隱秀寺

簡介

隱秀寺位於小欖鎮圓欖山上,2003年9月經省民族宗教事務局審批,同意易地重建恢復寺院,現任住持為釋弘如法師。 隱秀寺原址位於小欖鎮梅花洞16—18號,佔地358平方公尺,磚木結構,建築面積298平方公尺。    明崇禎年間,何吾騶任東閣大學士,家人隨居北京,其孫何櫟在京出世,就地僱一女傭當乳母。 迨何吾騶罷相歸田,乳母隨來小欖,相依生活。 乳母有一子,早年在北方落發為僧,事隔數十年,忽動思母之念,尋蹤問跡,南下訪母,幾經曲折,終獲母子相見,依依不願分離。 當時明朝已亡,何欒隱居南塘,有地30多畝,被乳母之子孝念感動,在南塘之東(即現在梅花洞)創建一寺,題名“反哺蘭若”,後改為隱 秀禪院,使其子為開山祖,住持寺務。 目的是使其能長依膝下,侍奉其母終生。 該寺創建近300年,一向香火鼎盛,僧侶志眾。 由於歷史原因,寺院資料記錄已蕩然無存。 解放前夕,僧徒離散,勝因法師移居新加坡,妙因法師四海雲遊,寺院無人管理。 解放後,政府安排多戶人家入住,直至1994年8月,才將所有住戶遷出,並將物業歸還佛教。 當時,小欖佛教徒積極要求開放隱秀禪院。 因該寺位於居民區,通道狹窄,不符合消防要求,故原址不能開放。 由於熱心人士多年努力,根據當地實際情況,2003年9月29日,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易地重建,恢復開放,新址在圓欖山上,名為隱秀寺。 2004年11月14日,隱秀寺與小欖鎮政府達成協議,由小欖鎮政府負責徵地、拆遷所有費用及辦理手續,確保供水供電,依1994年國務院令《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執行 。 目前,隱秀寺正籌建大雄寶殿,面積約1,356平方米,其餘殿堂也將逐一籌集資金興建。

資訊

地址

中國廣東省中山市民安北路23號

開放時間

早上8:00-下午4:30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