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佛爺寺

簡介
正果佛爺寺,又稱佛爺寺,位於廣東省增城市荔城鎮東北17公里的正果鎮瑞山東麓。 建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明、清兩代曾重修。 寺院依山面南而建,是一座三進三棟的古雅建築,尤以「三托」(蓮花托、燕子托、龍鳳托)和「三雕」(石雕 、木雕、浮雕)聞名遠近。 新中國成立後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曾於1992年對正殿進行重修。 重修後的正殿,門外有石牌坊一座,門額-「敕封昭顯」4字,為清光緒五年(1879)皇帝所賜封號。 殿內前座供奉像;後座供奉賓公佛。 正殿右牆鑲嵌清光緒六年所立碑刻,記述歷代皇朝賜給賓公佛的封號及賓公佛之來歷等事。 此外,在正殿右側還有供奉觀音與玉帝的廟閣,名觀音閣。 相傳,宋代增城金牛都番峰村香浦塘有一牧童,8歲便喜談佛道,天性慈善,後於明山寺削發為僧,北宋皇右元年(1049)坐化於瑞山一石上,僧徒 遂以其肉軀裝塑,名為賓公佛,又稱牛仔佛,並建寺祀之。 今正果地名即取自牧童坐化得道而成正果之佛教用語。 正果寺以東1.5公里處,有皇右元年的摩刻「成佛岩」3個大字。
正果寺所在的瑞山,後人稱為「佛爺山」。 山雖不高,但風景秀麗,幽雅宜人。 「成佛岩」下有一溪澗,常有參禪拜佛者在澗中沐浴,祈求福壽康寧。 由於正果寺內供奉之佛是真人圓寂後所塑,歷代皇朝又有敕封,於是朝拜者日眾。 特別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九日佛爺誕,整個正果圩及附近村莊,更是車水馬龍,人流魚貫,熱鬧異常。 正果寺歷史悠久,自賓公開座以來,歷祀宋、元、明等朝代,乃至民國,相沿至今,超過九百年。 慕名前來瞻仰賓佛的名人有: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陸秀夫、明朝海瑞、國父孫中山、-總裁蔣介石以及我們敬愛的-委員長等。
資訊
地址
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正朝街18號
開放時間
早上8:00-下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