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寺

簡介
鶴山市大雁山海會寺
海會寺,明朝期間大雁山已有此寺。 明朝詩人張翊之有大雁山古廟詩:牽夢架石兩三椽,古廟無人落日懸;祈向奎星傳祖瑤,佇看文筆出前川。 清乾隆《鶴山縣志》載雲:大雁山上有海會寺,明朝末年,有一支起義軍以大雁山為根據地,伐石作路,修築砲台,以抵抗南下清軍。 至清順治初年,義軍失敗,海會寺隨之被毀。
1992年,徵得江門市宗教管理部門同意,成立了修復大雁山海寺會寺籌備組,開始為修復海會寺,在海外鄉親和內地民眾中籌款。 1994年,市民政府為貫徹落實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恢復歷史古蹟和佛教文化,批准修復海會寺,是年修復的首期土建工程已告完工。
修復的海會寺,位於大雁山半山「百鳥歸巢」風水寶地,總佔地面積30畝。 現已修復的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放生池、僧舍、客堂、齋堂、功德堂、安福堂、法物流通處、觀音殿、玉佛殿、藏經樓等 ,並在各殿堂內供奉了佛像,各建築物依砂環格,設置合理,款式古樸,上下錯落,順其自然,構成海會寺獨特格局,氣勢非凡。
資訊
地址
江門市鶴山市大雁山風景區內
開放時間
上午8:30-下午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