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同行

  1. 首页/
  2. 与佛同行/
  3. 阅读当下
《茶禅一味: 佛教成语的故事》

《茶禅一味: 佛教成语的故事》

《茶禅一味: 佛教成语的故事》
作者: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社: 华夏出版有限公司
ISBN13:9789860799217
ISBN10:9860799210

 

 

內容简介:


有一些佛教成语,你常常看见、常常引用,却不了解它们的原始出处和深刻意义。打开本书,疑问迎刃而解,彷佛进入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已将近两千年,不但在信仰上成为我们主要的宗教,更在词汇的使用上,普遍的影响着我们日常的言说,以及各种文学的创作,只是行之日久而习焉不察。倘能追源溯本,知其出处及意义,谅必对我们正确的运用有所帮助,且能丰富文化素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本此信念,广为搜罗编撰,并特重用法,都为一册,用供学人方便参阅,实不可多得。
 

 
数据源:诚品在线

《释迦牟尼的药箱》

《释迦牟尼的药箱》

佛教界的异才首次出书!以幽默的口吻从药物、公共卫生、生活模式等领域来剖析释迦牟尼的健康术》

作者: 太瑞知见
译者: 林文娟
出版社: 瑞升
ISBN:9789864011100
规格: 平装 / 192页 / 25k正 / 14.8 x 21 x 0.96 cm / 普通级 / 单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湾
 

內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是将佛经里很少被拿来讨论的「律」作为主题,一一来向各位深入介绍在药物、食物、公共卫生、生活模式等范畴中,释迦牟尼所推崇的想法。
甚么是「律」呢?「佛经」有「三藏」之说,指的就是「经藏」、「律藏」以及「论藏」。
经藏-释迦牟尼说过的话。
律藏-释迦牟尼订下的规则。
论藏-释迦牟尼弟子的解说书籍。
「律藏」就是记载着所谓的「戒律」。「戒」是指必须自发性自律遵守的道德规范;而「律」则是团体生活中必须要遵守的生活准则以及佛教僧团(僧伽samgha)的管理规则。一旦打破这些规则,就必须视情节严重程度来处以罚则。

戒律
戒-发自内心自发性地遵守,无罚则。
律-佛教僧团的生活准则以及管理规则,有罚则。
在「律」的内容当中记载了针对所有僧侣所制定的规定、生活准则、禁止事项和佛教僧团的管理规则,所有能够被允许的事项以及可以服用的药物、生活当中的行事方式等规章。从中可以发现,当时的释迦牟尼就很重视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乘坐时光机,回到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应该能够从这当中挖掘出许多与健康相关的创意。
 
本书特色

药物篇
经释迦牟尼认可的各种使用药物,同时也是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多种食物!米、粥、姜、胡椒、芝麻、香蕉、肉……等。这个章节主要是针对释迦牟尼部分的药箱内药物所衍生出的各个情况来做介绍。其他像是印度传统的阿育吠陀医学处方例,以及西藏医学、中医、阿拉伯圈的优那尼医学,甚至是在西方医学中所显现的效用等,都会尽量一并作说明。
卫生篇
释迦牟尼很爱干净!一窥释迦牟尼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智能。鼻洗净、刷牙、口腔保健、洗手、漱口、掏耳朵、室内清洁……等,这个章节是从卫生的观点来观察修行僧的日常生活,会发现到释迦牟尼时代的公众卫生概念其实和近代十分相似。

习惯篇
80%以上的行动都是出自于个人习惯。何谓释迦牟尼所追求的规律性?食物的供养、肥胖与减重、酒、洗澡、睡眠……等,在这个章节会介绍释迦牟尼那个时代有些怎样的生活习惯,还能够了解弟子们的日常生活样态。包括有不知所措的僧侣、装傻的僧侣等,有许多很有趣的小故事会一一介绍给大家,那么就让我们来更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日常生活模式吧!

 



作者介紹:

作者简介:
太瑞知见

长崎县出生,曹洞宗太月山玉峰寺住持、药剂师、TAMAMINE幼儿园/孩童成长「TAMAMINE沙龙」/学童保育「TAMAMINE KIDS」园长。

九州岛大学研究所(药学)、驹泽大学研究所(佛教学)毕业。就读九州岛大学时曾休学一年时间,然后就背上背包前往欧洲、亚洲、印度以及大洋洲各国旅行。

到金泽市大乘寺专门僧堂修行后,接着回到原先担任住持的玉峰寺,向檀信徒、一般民众、学生与外国人指导坐禅与传授法话。而且还在每年玉峰寺本堂所举辨的「禅与弦~坐禅与古典音乐会」活动担任企划、脚本以及演出工作。其中在平成十九年的音乐会上,还规划了佛教徒和基督徒一起坐禅祈求和平的活动,还因此跃上了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新闻媒体版面,甚至连梵谛冈新闻也都有刊载相关报导。

担任古印度医学书《Charaka Samhita》的部分内容翻译,并在《药用植物研究》、《阿育吠陀研究》、《禅与念佛》等杂志上,以科学和佛教的新见解来发表论文和文章。而且从平成二十五年开始就在曹洞宗所发行的杂志《禅友》撰写「释迦牟尼的药箱」连载专栏。兴趣是画画和逗弄猫咪。
 

数据源:博客来 网络书店

 

 

《如是我闻:金刚经笔记》

《如是我闻:金刚经笔记》

书名:《如是我闻:金刚经笔记》

作者: 蒋勋

出版社: 远流

ISBN:9786264181341

丛书系列:绿蠹鱼

规格: 平装 / 224页 / 11 x 17 x 1.15 cm / 普通级 / 单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湾

 

内容简介

《金刚经》是一部古老的经典,是老师(世尊)和学生(须菩提)之间的问答,是一堂持续了两千六百多年的课。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仍是现代人的困惑:「要如何安顿自己?安放自己不安静的心?」

蒋勋中学时,父亲送他一部复刻本《金刚经》,从此与《金刚经》结下殊深缘分。日常里,抄写和读诵《金刚经》,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在父亲往生的床前读诵,在母亲病苦时读诵,在朋友车祸受伤时读诵抄写。也为眼疾有失明恐慌的朋友高声读诵,录下朗读的声音……

《金刚经》如何被口传、被翻译、被反复抄写、刊刻广布?是鸠摩罗甚传奇的因果,是「敬造普施」信仰的信念,也是美学上的不着痕迹。更知晓了,修行的本质,是「还至本处」,好好生活。

一朵花宽度的书,随身陪伴,让心灵也滋养出一朵花。追求生命最深的领悟,也能平静自在的与自己对话。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蒋勋

 

多年来以文、以画阐释生活之美与生命之好。写作小说、散文、诗、艺术史,以及美学论述作品等,深入浅出引领人们进入美的殿堂,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着有散文《如是我闻:金刚经笔记》、《我的文青时代》、《五行九宫:母亲的料理时代》、《龙仔尾 猫》、《万寂残红一笑中:台静农与他的时代》、《岁月静好:蒋勋日常功课》、《岁月,莫不静好》、《岁月无惊》、《云淡风轻》、《品味唐诗》、《感觉宋词》、《池上日记》、《舍得,舍不得》、《此生:肉身觉醒》、《此时众生》、《梦红楼》、《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5》、《吴哥之美》、《身体记忆52讲》等;艺术论述《汉字书法之美》、《新编美的曙光》、《天地有大美》、《九歌:诸神复活》、《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手帖:南朝岁月》、《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艺术译码系列等;诗作《少年中国》、《母亲》、《多情应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画的江山》等;小说《新编传说》、《情不自禁》、《欲爱书:写给Ly’s M》等;有声书《孤独六讲》等;画册《池上印象》等。

 

数据源:博客来 网络书店

 

超译佛经:佛陀教你锻炼心灵自由的190个练习

超译佛经:佛陀教你锻炼心灵自由的190个练习

《超译佛经: 佛陀教你锻炼心灵自由的190个练习》
作者:小池龙之介
译者:卓惠娟; 赵东明/ 审阅
出版社:漫游者文化
ISBN:9789864896370
丛书系列:转心(心灵励志)
规格:平装 / 288页 / 13 x 19 x 1.75 cm / 普通级 / 单色印刷 / 二版
出版地:台湾

 

内容简介


回应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疑问
从浩瀚的佛经中,专为现代人量身选定的190个练习
让你远离内心的噪音,得到心灵的安适
经历2500年的传承淬炼,让心变得更强大的终极解药。
全球人类一同追寻的佛陀话语,以最简单明了的面貌登场。
日本超人气僧侣小池龙之介绝赞经典之作!
攻占日本各大畅销榜,销售超越250,000册!

*继《超译尼采》之后,超译系列最畅销的一本
*内文附佛经原典,相互参照更有帮助
*奚淞/禅心推荐


只要活着,你就一定会产生──
讨厌的状况、不喜欢的声音、令你掩鼻的气味、倒胃口的味道、厌恶的触感……
生而为人,或许难逃其中,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何种姿态面对。


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无数焦虑、愤怒、嫉妒,
甚至想要追求幸福的渴望,
佛陀都曾留下精简、切中核心的启示,
让我们明白这辈子所为何来、所求为何。
小池龙之介以最贴近这个时代的精神与口吻,
将精炼的佛经智慧以超译的形式写就,简单直白地传达佛陀精神,
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心灵的指引,重塑不害怕、不生气,全新的自己。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佛陀的话语如微风轻抚,让你的心从束缚中获释。
从零开始,再次出发让内在焕然一新吧!

在浩瀚广袤的佛经中,我们多少会有些不得其门而入的困惑。当有人让你吃尽苦头、或是背后非议令你怒火中烧、又或者总是渴望哪个人的多一分关心、或是期待身边人都能把你说的话当一回事……你的心反复煎熬,混乱破碎,《超译佛经》作者小池龙之介从大部头的佛经中,选出最能抚慰现代人的190个指引,在你需要的当下就能够藉由佛经智慧得到心灵平静、醍醐灌顶。

本书分为十二个部分,从不生气、不比较等在日常生活常遭遇到的课题着手,提供读者在情绪混乱的当下,得以舒缓心结的思考方式,循序渐进,后段则进入觉察自己、观测心灵,而真正让心灵自由的章节。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领会佛陀的话语,不再为难懂精炼的文字所困惑,进而找到让自我安适的所在。

 

*****************

〔练习13〕除了你自己,谁也无法真正伤害你
厌恶你的仇敌对你做出很恶劣的行为,
这没有什么大不了。
憎恶你的仇敌总是不断找你麻烦,
这没什么大不了。
只有在你因为忿怒而心灵扭曲时,
才会带给你自身千百倍以上的摧残力量。(法句经42)


〔练习31〕因他人评价而来的快乐或不快乐,都是虚幻
基于他人评价而产生的愉快或不快,只不过是脑内产生的幻觉。
因此,应当排除渴望受赞美的小器欲望;以及排除受贬抑时厌憎的忿怒。(经集928)


〔练习123〕不论顺利或不顺,内心都不会因而动摇
即使由于对自己有利的情报,使得一切进行顺利,
也不会因此得意忘形;
即使由于对自己不利的情报,以致处在逆境,
也不会因而遭受打击,一蹶不振。
不论处在任何状态,内心都不会因而动摇,不会因而变得消极负面,
能够远离内心的噪音,得到心灵的安适。
这才是无上的幸福。(经集268)


〔练习168〕即便只执着于小小的好恶
你若是执着于一些小小的好恶,你将失去智慧,禅定的力量也会消逝。
当你失去禅定的力量,开始坐立不安,明心见性的智慧就会消失。
你若透过冥想而生禅定与智慧,你将能处于内心安宁的境地。(法句经372)


*****************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小池龙之介

1978年出生,山口县人。东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原本出家为僧,经营网站「家出空间」,也指导一般人坐禅。然而却在一次流浪修行之旅中遭遇挫折,因而改变想法,于2019年还俗入世。后来透过修行,发现修行本身存在问题,此后开始在道场传授「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的人生法则。


审订者简介
赵东明

台湾桃园中坜人。台大哲学博士,曾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研究领域与兴趣为汉传佛教哲学与跨宗教比较研究。

 

译者简介
卓慧娟

任职出版相关工作十余年,于不惑之年重启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台后,逐步实践二十岁时曾立下的梦想,专职翻译工作。译有《遗体》、《三星内幕》、《佛陀教你不生气》、《淡定生活手帖》、《未来记忆成功术》、《体贴性爱秘技》、《苏格拉底辩证交涉术》、《相信灵魂转生,改变人生》、《改变人生的超速习法》等。

 


资料来源:
博客来 网络书店

 

六祖惠能的故事

六祖惠能的故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四句出自六祖惠能的偈,让在寺院打扫、求学佛的惠能,尽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及顿教法门。

一天,五祖弘忍大师召集所有门人,要大家用智慧发表见解,若有悟得佛法者,会将衣钵传给他。其中弟子神秀是当时被公认为最热门的六祖人选,神秀趁着深夜人静,在走廊壁间写下此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后,认为虽未见性,但若依此偈修行,至少可免堕恶道。不识字的惠能在听到此偈后,便请人帮他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

五祖怕惠能锋芒太露会招来事端,立即将此偈擦去,说︰「此偈未见性」。
然后漏夜向惠能讲解《金刚经》,并将衣钵传给他,为避免弟子们的不满,更亲自送走惠能,嘱咐他潜居,直到时机成熟,才出来传法救人。


十五年后,六祖惠能才正式落发受戒,成为禅宗一代宗师。

 

 


资料来源︰《六祖坛经》

供养佛像

供养佛像

「家里供养佛像,一见到佛像,就想到自己要皈依自性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学佛菩萨,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见到佛像自然就提醒自己。佛像是这种用处,不是教人天天香花水果供养,向他磕头,那一点用也没有。佛菩萨希望我们觉悟,不希望我们迷惑颠倒,但有不少人错将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所以,须知供养佛像的道理,乃是提醒自己觉而不迷」

《三皈传授》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