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佛同行
說人喜嗔喻
2025年9月18日
《百喻經》記載過去有個人,和很多人共坐屋中,一起讚歎某人的德行極好,僅有兩個缺點:容易嗔怒、做事冒失。此時這個人正好路過門外,聽見說他缺點的這句話,心中就生起憤怒,闖入屋中抓住說他不好的人,動手便打。
旁人就問了:「你為何打他?」
那人說:「我甚麼時候嗔怒又冒失了?這個人誣陷我,我便打他!」
旁人笑道:「你的易嗔與冒失現在不就顯現了,你還不承認麼?」一位德行優良之人,尚且會有不經意的冒失嗔怒時候,更何況我們更加普通的大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嗔火的燃燒非常輕易,且嗔怒狀態下的我們往往放大了自身的情緒,卻忽略了周遭其他的東西。嗔怒乍起,障礙其心,我們需要時時審視自己的心緒變化,加以調伏,才能不被其所制,以獲自在身心。
圖片及資料來源:五臺山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