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浴山林,療癒五感;
微風中,聆聽內在的聲音。
快樂之行,始於當下;
花葉間,讓心回到真正的家。
慈山寺作為一「山寺」禪剎,依山而建,綠意洋溢,生機盎然。
借此禪意園林之美,慈山寺希望能接引更多參學大眾,故此推出以西方森林療癒體系為藍本的佛法修持活動,以山林的一花一木,以及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助佛友回到本心,獲得平安喜悅。
寺內栽有多種珍稀樹木,例如羅漢松、榕樹、真柏、樟樹等,亦有具佛教象徵意義的菩提樹、無憂樹和娑婆樹。以樹木的緣起和故事,結合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讓佛友體悟到大自然與我們本是同根同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樹林之德同開修行之門。
山林的一花一木皆是修行對象。當看到綠油油一片青蔥山林,吸入清新的空氣和花草的芳香,耳聽著鳥兒啼聲,身體感受微風吹拂,都能喚醒五感,並從自然中覓得一份力量。從五感開始,踏上回到本心的旅途。
以自然為師,擁抱山林之美。與山林連結的同時,與內在的自己相連結。禪宗所言的「不假外求」,就在身與心合而為一行動的瞬間。當身心合一,就能安住在當下,人就在平安喜悅當中。
山林療癒活動以西方森林療癒體系為藍本,與佛法精要結合,讓人在山林間攝心修持,悠然自得。
四月活動可觀賞的植物是藍花藤,或稱錫葉藤,因其葉粗糙可打磨錫器而得名,英文俗名亦直觀地譯為Sandpaper Vine。堅韌的枝葉向上攀爬,開花卻是細柔而向下低垂,可堅固可柔軟,一體無別。
在慈山寺靜心體驗山林療癒後,可留步欣賞瓔珞花道的藍花藤,欣賞它用堅忍保護自己,亦將溫柔留給他人。
山林療癒活動特點及詳情:
融糅佛法與西方森林療癒體系,並透過與山林中一花一木的互動,協助佛友
.放慢自己的步伐,專注並喚醒五感,享受山林之間的氣氛
.放鬆身心,恢復與生俱來的自癒能力及生命力
.覺察及經歷當下;透過平靜內心,用不一樣的角度感知世界
📅 逢星期二、四、五及六(4月)
🕖 10:00 或 14:00 (活動時長90至100分鐘)
🗣️ 導師:山林療癒陪伴員
📍大埔普門路88號慈山寺
🎫 免費
語言:粵語
備註:活動或會因應天氣及寺務情況暫停及調整時間、地點
登記及報名按此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資料來源︰慈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