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學習
「十八羅漢」與「五百羅漢」是誰?
2025年6月26日
佛教在漢地的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也是中國化的過程,在十六羅漢的組合廣為流傳了一段時間後,又逐漸出現了十八羅漢。著名學家周叔迦居士認為,「十八羅漢傳說的興起,並沒有甚麼經典的依據,只是由於畫家們在十六羅漢之外加繪了兩人而成為習慣,於是引起後人的種種推測和考定。」
從陸續被發現的十八羅漢造像或畫像來看,十八羅漢中的成員因造像所處的歷史時期而略有不同。早期被增加的兩位羅漢可能是《法住記》的述說者慶友尊者和譯者玄奘法師。而到了清乾隆年間,乾隆帝與章嘉呼圖克圖認為增加的兩位應為降龍羅漢(迦葉尊者)和伏虎羅漢(彌勒尊者)。
在中國還有一些佛教寺院中專設了羅漢堂,供奉五百羅漢的塑像。現存最早記載造五百羅漢像的文獻,是宋·志盤所撰之《佛祖統紀》,其卷四十三雲:「(宋太祖雍熙元年)敕造羅漢像五百十六身(五百羅漢加十六羅漢),奉安天臺壽昌寺。」
至於五百羅漢具體的姓名和尊號,並不直接出自佛經,目前可查到的是南宋紹興時的《江陰軍幹明院羅漢尊號石刻》碑,是宋人高道素所錄,從第一羅漢到五百號羅漢,名號俱全,以後各寺都沿用此碑序列排坐次。
資料來源:上海玉佛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