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學習
靈性健康
世人所熟識的世界衛生組織 (WHO),是國際性的衛生專門機構,其宗旨是“使所有民族的健康都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現代社會,除了講求預防疾病的發生,還著重培育健康的身心,所以推廣「仝人治療 Holistic health」,著重整體的生理、心理、社會和靈性健康,和相互的關係。
在很多研究疾病和健康的文獻中,都指出精神性或靈性(Spirituality)與健康的重要。靈性的定義,包括關係與介入(Relationship and Involvement)。關係有人與人中間的關係以及對信神(各種宗教都算在內)的人的人與神的關係。綜合學術與宗教的解釋,靈性可理解為「個人在各種相處關係中達到平衡的最佳狀態」,而這些週遭關係包含了本身個體、自然環境、神、他人等,所以靈性並不等同宗教性(Religosity)。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視宗教為一種傳統,並沒有把宗教信仰溶入自己的生活裏。反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一樣可以過有靈性的生活。有靈性的人注重在人與人的關係,這是他們自己確認對別人對社會有義務和責任。要為別人服務,不只照顧自己,他們的行為就表現出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的,自己對別人的義務的看法。
靈性的提昇,意即指個人的精神得到慰藉,心靈有所寄託,人生充滿希望,生活過得充實而滿足。靈性的修養,不一定要從宗教上獲得。靈性治療,可以超越宗教層面。佛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宗教,因為佛祖釋迦牟尼並不是神,信仰佛陀只是被其教誨所感動。釋迦佛的教導,主要是圍繞如何過有智慧的生活,藉著清淨的行為來減少煩惱。佛教其中很多實踐的方法,如如何修心、襌坐等,都可以繞過宗教的層面,來幫助靈性的提昇。
作者:陳家寶醫生
私人執業婦產科專科醫生
於2011年取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在港大修讀時,曾任香港大學學生會佛學會第一屆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