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學習
照見「分別心」
2025年6月13日
每日,我都在與內心對話,查照自己看世間的對錯。有時候,很容易地,基於自己的價值觀,對別人的行為做出評斷,悄然滋長著羨慕、輕視、甚或厭惡、憤怒的心態——這便是佛法所言的「分別心」在運作。
分別心根植於「我」的堅固錯覺,將無邊世界強行分割為「我」與「非我」、「愛」與「憎」、「得」與「失」、「對」與「錯」。《唯識論》點明其本質為「遍計所執性」:心念執取虛幻假象,誤以為真實不虛。當心念攀附於「我」的標籤時,產生無盡的評判與對立,正是世間苦海的源頭之一。
禪宗公案中,六祖慧能一語點破「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道破了外境其實沒有絕對的優劣,一切差別皆源於心念的分別造作,這也是所謂的「萬法唯心造」。《金剛經》指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明鏡映物而不留痕。培養覺照之力是關鍵,我們不怕念頭升起,但當評判心升起,只需靜觀其來去,不隨波逐流。
我們習慣了二元對立的思考,卻忽視了眾人萬物背後千絲萬縷的前因後果。當我們不再急於評判高低、得失、美醜,從日常中練習平等心,無論是讚譽或詆譭,皆以平常心待之,看清分別就如水中月影,空無實體。在紛擾的世相中修一顆無分別心,並非冷漠,而是以更清明的雙眼照見萬物,以更寬廣的胸懷擁抱眾生,圓滿自在。
作者:黃婉曼
佛學研究碩士生。
電視傳媒人,視佛法為指引人生的哲理。與你一起實踐生活禪,跳出無常煩惱的束縛,學習在娑婆世間活用佛法智慧,發菩提心,修行得樂,共成佛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