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同行

  1. 首頁/
  2. 與佛同行
嘗菴婆羅果喻

嘗菴婆羅果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想吃菴婆羅果,便派遣僕人拿錢到果園去買,並吩咐他說:「一定要挑那些好吃甜美的果子。」採買的僕人到了果園,便依照長者吩咐,向果主說明來意。果主說:「你看看我的果園,每一棵果樹都長滿了甜美的果子,沒有一個是不好吃的,你只要嘗一個便知道了。」不料僕人卻說:「我要一個一個品嘗,然後才能選出我要買的,如果只嘗一個,怎能保證每一個果子都好吃又甜美呢?」因此,他堅持每摘一個果子,就先咬一口再買下。僕人買回去後,長者見到每個果子都被咬過一口,心感厭惡,便把這些果子全丟棄了。
摘自《百喻經》第七十

寬運法師開示

故事中的僕人,執意要嘗遍每一個果子,確保每一個都好吃才會買下。這舉動當然十分愚昧,但這種沒有親身體驗便不相信的思維,在現今社會卻十分普遍。

世間有很多人過度執取自我,尤其現今成長於網絡世代的年輕人,不少人都傾向只相信自己,只接受一些合乎自己心意的說話,例如那些和自己想法相近的朋輩或網上言論;他們對於年長一輩的勸告, 往往感到不中聽, 心生抗拒和排斥。由於不是自己這一代的親身經歷,便認為長輩的想法全都不合時宜,這便好比僕人執意要嘗遍每一個果子的想法一樣,執意用自己的方法行事,結果卻不如自己所預期的理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不可能凡事都能親自體驗。正如社會上的宗教智慧亦如此,所有教化都是屬於前人的體驗,經過一代一代的傳續,讓我們這一代也能分享到這些甜美的智慧果實。當然每一位長輩不一定都是智者,但他們的人生經驗和閱歷,必然亦有參考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以開放的心態去聽取、用心去思考和觀察當中的好處,一定能從中獲得益處。

資料來源:香港佛教聯合會
《佛聯匯訊》第276期,2025年3月

出家的一天

出家的一天

出家的一天究竟日常是怎樣過呢?
晨起聞板聲而起,上早殿誦經後,出坡勞作。繼而備課,至午間休憩。午後背誦經文,上晚殿,拜佛畢,方止息安寢。

作者: 釋延惠法師
資料來源:香港少林寺文化中心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電子/紙本書)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電子/紙本書)

認識《金剛經》最淺顯易懂的入門版本
千年來安頓眾生心靈、抵達智慧彼岸的絕對經典
與漫畫國寶蔡志忠一同探索《金剛經》的奧妙

 

【內容簡介】

《金剛經》是禪宗重要的佛學經典之一,論述了智慧到彼岸的修行成道法門。

六祖慧能二十四歲時,因為聽到《金剛經》其中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從此皈依佛門,《金剛經》隨著禪宗宗派傳承遍地開花、源遠流長,與《心經》成為最著名的兩部佛學經典。

千餘年來,有無數佛友研究金剛經,奉持修行,試著參透真義。
曾經不得其門而入的佛友,如今有了另一種入門的方式:蔡志忠以多年參閱佛書所領略的禪意,描繪出佛陀與眾弟子各種姿態,以及山石樹木的意境。將原本的深奧經文轉為易讀的白話文,搭配漫畫情境,讓佛陀與須菩提的問答顯得靈動傳神,每一句、每一張圖都各有其自在與妙意,幫助佛友一窺金剛經的法門,體悟心靈的安頓與智慧的啟迪。

書中收錄蔡志忠對《金剛經》的體悟:〈金剛經在說些什麼?〉;
以及對生命的通透理解:〈人生是時間的微積分〉。
書末並附金剛經原文,提供佛友比對白話版漫畫內容,更可以做為日常讀經誦念所用。


【經典簡介】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為大乘佛教般若部中之經典。在六祖之前,禪宗都以《楞伽經》印心,作為該宗的核心經典,但自六祖之後,《金剛經》取代了《楞伽經》,也開啟了中國禪宗的黃金時代。

《金剛經》在東方流傳普遍,除了具有高深的哲理,流暢的文字外,並可作為實踐的法門。《金剛經》可說是最受歡迎的一部經典,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一般社會大眾,大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

【作者介紹】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六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六十一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二〇二〇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規格】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電子/紙本書)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3/01
ISBN13 / 9786267594612
規格︰平裝 / Adobe DRM
頁數︰189 (電子) / 176 (紙本)
語言︰中文/繁體

 

資料來源︰誠品線上

 

禪公案

禪公案

禪公案


作者: 心道法師
出版社: 財團法人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ISBN:9786269909148
規格:平裝 / 120頁 / 13 x 19 x 0.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禪公案》是心道法師多年來指導禪修閉關的智慧結晶。本書精選三十則歷史悠久、意義深遠的禪宗公案,並由心道法師親自開示,透過其獨特的見解與深厚的修行體驗,引領讀者直指心性,體悟禪法的精髓。書中不拘泥於傳統經典註釋,也不流於文字遊戲,而是以直接、簡要的方式,啟發讀者的內在智慧,讓每則公案成為照見本心的明燈。

從「拈花微笑」到「瓶中鵝」,從「本來面目」到「不識」,本書涵蓋了禪宗修行中最核心的領悟與修持方式。心道法師的開示,直指人心,不論是初學者或是已有修行體驗的讀者,都能從這些篇章中獲得深刻的啟發。

本書特色

 • 直指心性,見性成佛:本書以直白深刻的語言,帶領讀者親證心性,體悟禪的奧義。
 • 精選三十則禪宗公案,涵蓋祖師悟道故事,並輔以心道法師解析,使公案不再晦澀難解,而成為現代修行智慧。
 • 適合各層次讀者,無論初學或進階修行者,都能從中找到指引。
 • 超越語言的智慧傳承,強調「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醒禪不只是知識積累,更是心靈體證。


作者介紹:

釋心道(心道法師)  

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開山住持和尚,出生緬甸,祖籍雲南,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和國際非政府組織「愛與和平地球家」的創辦人。心道法師因累世勤修與悲願,身具三乘法脈傳承,以「慈悲與禪」立宗風,致力推動愛地球運動,積極在緬甸積極籌備「生命和平大學」。

榮譽:
   2005年6月,榮獲斯里蘭卡頒贈最高佛教榮譽「弘揚佛法貢獻卓越獎」。
  2005年8月,榮獲印度伊斯蘭組織「宗教交流和諧基金會」(Inter Faith Harmony Foundation )頒贈「穆提拉尼赫魯和平包容 和諧獎」(Pt. Motilal Nehru National Award for Peace, Tolerance and Harmony)。
  2006年3月,榮獲緬甸頒發國家頒發「弘揚佛法卓越貢獻獎」。
  2010年4月,榮獲緬甸頒發國家頒發「傳授禪修卓越優秀獎」。
  2010年10月,榮獲美國理解寺評選為全球「跨信仰遠見者」。
  2013年9月,榮獲頒泰國僧王寺第二屆「佛教卓越貢獻獎」。
  2014年3月,榮獲緬甸頒發國家最高榮譽「上座部大業處阿闍黎禪修最高成就獎」。

 

資料來源:博客來 網路書店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零二五年春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零二五年春之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零二五年春之卷

 

編撰者:釋德凡
出版社: 慈濟人文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國土危脆,無常示現──
美國洛杉磯林火災情嚴重,志工動員一千三百一十五人次, 
凜冽寒風中完成二十四場急難發放; 
嘉義大埔強震,嘉南地區多處屋損, 
急難救助過後,臺灣各地志工團隊至臺南協助修繕
住屋; 救濟貧困,安身、安心、安生──
西非獅子山慈善援助,輔導建立衛生習慣;
佛陀故鄉專案持續推展,職業訓練培養生活技能; 
回慈濟的家溫馨團圓,海內外慈濟道場舉辦冬令發放暨圍爐。
臨床品質提升、教育培植良才、研究成果運用, 
慈濟醫療多項獲獎受肯定,中西醫合療拔病苦。
新春精進共修,二十七國家地區志工會眾線上同步拜誦《法華經》; 
 慈濟參與第六十九屆聯合國婦女大會, 
分享尼泊爾職訓班輔導婦女改善家庭的實際行動與成果。 
期勉提升正氣、守護善念── 
牽緊慈濟因緣,深耕天下志業; 匯聚愛心甘露,灑淨無明火宅。 

作者介紹:

釋德凡 
靜思精舍常住眾,每日敬侍師側,親筆所記證嚴上人每日言行之實錄。他們亦步亦趨緊緊跟隨,來來去去,匆匆忙忙,閱盡世態人情,耳聽觀機逗教,謹慎地荷擔留法留史之使命。為了完整保留文字歷史,彰顯上人之人格與風采,宣揚上人之精神與理念,鉅細靡遺記載上人之言教、法教與身教,經融會貫通於心,轉化為字字珠璣,彙整結集成一本本的「如是我聞」──即《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每年四冊依春、夏、秋、冬四季出版。 

衲衣布履遊化人間,菩薩足跡烙印愛的教育;悲心深重善導眾生,堅毅卓絕永留人格典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是「上人之日記」,亦是慈濟現代版之《阿含經》。精裝裝幀,古樸素雅;水墨配圖,靜思之美,歲歲永寶用,年年恆珍藏。期待您閱卷汲取上人法髓,深刻自己的生命,豐富人生的內涵,心寬念純,法喜綿延,福慧圓滿。 

資料來源:靜思書軒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老實生活:《阿含經的幸福之道》
 

作者:  釋法源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9786267345719
叢書系列:智慧人
規格: 平裝 / 296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阿含經》是最重要的原始佛教經典,我們雖然無法生值佛世,卻可以透過閱讀《阿含經》,宛如跟著五百大阿羅漢,一起圍繞著佛陀聽法。質樸簡要的法義,能直接觸動我們的心,喚醒內在的覺性,解脫自在不再遙不可及。
 
《阿含經》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僅是通往內心寧靜和智慧的指引,也是生活中實踐佛法的重要參考。
 
-想要開悟解脫,先要學習《長阿含經》的正確知見,才能見道悟道。
-想要放鬆減壓,了解《中阿含經》苦、集、滅、道的原理,就能減壓紓壓。
-想要簡單樂活,練習《雜阿含經》禪定止觀的方法,即能身心穩定健康。
-想要離苦得樂,接受《增壹阿含經》的勸化,提昇自己的智慧,可以斷除煩惱執著。
 
只有簡單而平靜的生活,才能帶來內在的喜悅與快樂。解脫不是遠離生活,而是在生活中覺醒。禪定與智慧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突破許多生活上的障礙,讓我們活得輕鬆、活得安好、活得有意義!
 
本書作者法源法師,為美國紐約大學控制工程碩士,現任西蓮學苑執行長、雲陽寺住持、法鼓文理學院講師等。研究專長包括網路資訊、人工智能、腦波科技及心律分析等。這是法師暨《轉念快樂:讀懂解深密經》、《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後,第三本解經著作,深入淺出介紹《阿含經》的傳譯歷程、內容架構、阿含教理的核心思想,以及解脫修行的妙法,指引真正的幸福之道。
 
法源法師的YT頻道「科學看佛法」

 


作者介紹:

釋法源
   一九六五年出生於臺北,中正理工學院(現為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系統工程系畢業,後留學美國獲紐約大學控制工程碩士學位。二○○三年在西蓮淨苑剃度出家,現於臺灣大學進修博士課程,研究專長包括網路資訊、人工智能、腦波科技及心律分析等。
 
  曾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校技士,現任西蓮學苑執行長、雲陽寺住持、中國佛教會教育委員會主委,並為法鼓山僧伽大學和法鼓文理學院講師,除教授「印度佛教史」、「戒律學」、「阿含學」、「華嚴學」、「知識管理」、「電子佛典與大藏經」外,也參與禪定腦波及心律的相關研究專案。著有《步步成佛——華嚴入門與十地修行》、《轉念快樂——讀懂解深密經》。
 
  目前積極以新世代自媒體的方式來弘揚佛法,網路直播《華嚴經》、《圓覺經》、《楞嚴經》、《無量壽經》、《解深密經》及「正念減壓」、「止觀禪修」等課程;並製作《科學看佛法》播客節目,希望結合佛學與科學,讓心智慧和新科技能為人們開創美好的人間淨土。
 
資料來源:博客來 網路書店

 

佛陀為何能以慈心對待想要傷害自己的提婆達多?

佛陀為何能以慈心對待想要傷害自己的提婆達多?

佛在王舍城時,告誡提婆達多說:「你不要對如來起禍害之心,這樣是自取損失,會遭遇不吉祥的事,自己承受痛苦。」比丘們說:「稀有,世尊!提婆達多對於如來您,經常生起惡心,世尊您卻長久地對他慈心憐憫,柔和地與他談話。」


 
佛說:「不但是今天這樣,過去也一樣。那時候,迦屍國的波羅柰城,有一個大龍王,名字叫瞻卜。他總是在適當的時候下雨,使莊稼得以成熟。每月的十四、十五兩天,他變化成人的樣子,受持五戒,並且佈施財物,聽聞佛法。
 
「當時從南天竺國來了個咒師,豎起箭持誦咒語,取走了瞻卜龍王。當時天神告訴迦屍國王說:『有個咒師把瞻卜龍王帶走了。』迦尸國王立即派出軍隊追趕咒師。那個婆羅門就又念咒,使得國王的軍隊都不能移動。迦尸國王拿出很多錢財給咒師,才贖回了龍王。
 
「婆羅門咒師第二次又來用咒要劫取龍王,龍王的眷屬們見狀便興雲降雨,雷電霹靂大作,想殺了婆羅門。龍王慈心對眾龍說:『不要害他性命,好好地勸慰他讓他明白事理,放他回去。』
 
「第三次咒師又來了,眾龍等想即刻殺了他,龍王就遮擋保護咒師,不讓眷屬殺了他,立即放他回去。
 
當時的龍王就是現在的我,當時的咒師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我作龍王的時候尚且能發慈心,多次救濟他,何況今天,怎會不慈心對他?」
 
資料來源:靈隱寺

 

阿彌陀佛傳 (下)

阿彌陀佛傳 (下)

內容簡介︰阿彌陀佛傳適合初學者閱讀,令佛友更輕易明瞭阿彌陀佛的由來、四十八大願和極樂世界的殊勝。

 


 

 


 

作者︰林鉅晴
馬來西亞漫畫家


從十七歲發願畫佛教漫畫,進行佛漫創作二十餘年。作品包括五本高僧傳︰《釋迦牟尼佛傳》、《藥師經》、《十善業道經》,《地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等二十多部,流通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多個地區,利益眾生。

 

 

阿彌陀佛傳 (上)

阿彌陀佛傳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