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常學習

意望無底 悟覺有情
證嚴上人開示:「靜下來好好地思考,到底人間的生活,大自然的生態,我們要如何取得平衡?
你也不要拉,我也不要拉,彼此之間互相地相愛。我們假如我要讓你,你也要讓我,你讓一寸我也讓一寸,哪怕一分一寸,互相禮儀相讓,美的境界真心創造美的世界。佛陀說人人本具佛性,真心就是覺。我們要如何能真正覺悟,培養我們的真心,真心也就是誠意。」
資料來源:慈濟環保全球資訊網

印光大師開示:出世間之孝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一切諸善,無不彌綸。然有世出世間,大小本跡之異。在現實的生活中,面對事業瓶頸、帶孩焦慮、中年危機等困擾,佛弟子該如何做?
世間之孝,服勞奉養以安其身,先意承志以悅其心,乃至立身行道以揚名於後世。雖其大小不同,皆屬色身邊事。縱令大孝格天,究於親之心性生死,無所裨益。所謂徒徇其跡而不究其本。況乎殺生以養以祭,俾親之怨對固結,永劫酬償不已者乎。
出世間之孝,其跡亦同世間服勞奉養,以迄立身揚名。而其本則以如來大法,令親熏修。親在,則委曲勸諭,冀其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吃素則不造殺業,兼滅宿殃。念佛則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果能深信切願,求生西方。必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托質九蓮也。從茲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娑婆之眾苦,常享極樂之諸樂。
親沒,則代親篤修淨業,至誠為親回向。心果真切,親自蒙益。若未往生,可即往生。若已往生,高增蓮品。既能如是發心,則與四宏誓願相應,菩提覺道相契。豈獨親得蒙益,而己之功德善根,蓮台品第,當更高超殊勝矣。而況以身說法,普令同倫發起孝思乎。此其孝方為究竟實義。
資料來源:廣州大佛寺

【覺】
成長不在於獲取,而在於領悟,智慧不在於追求,而在於內化。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在的覺醒,而非外界的成就。
作者: 釋延惠法師
資料來源:香港少林寺文化中心

得金鼠狼喻
從前,有一個人在路上拾得一隻金鼠狼,十分歡喜。他把金鼠狼抱進懷裏,繼續上路。他走到河邊想要過河,於是脫下衣服放在地上,這時金鼠狼變成了一條毒蛇。他不忍心將毒蛇遺棄,心想︰「我寧可被毒蛇咬死,也要把牠帶走。」他的善念感化了鬼神,毒蛇又變回了金鼠狼。旁邊一個愚蠢的人,看見毒蛇可以變成金鼠狼,其後也找來一條毒蛇,把牠放入懷中,結果被蛇咬死。摘自《百喻經》卷四
寬運法師開示
故事可以有兩層意思。首先,有人可能會問,為何金鼠狼會變成毒蛇,然後又再變回金鼠狼?關鍵在於起心動念。當主角拾走金鼠狼,就生了貪念,這一念貪心令寶物變成毒蛇;後來主角有善心,不願遺棄毒蛇,這一念至誠,又讓金鼠狼失而復得。
故事以金鼠狼比喻善報,如果做事的動機是貪求名聞利養,想要獲得好名聲,那麼結果將招感惡的果報。只有做事的出發點是至善至誠,才會獲得真正的福德善果。
在高稅率的國家,不少富人都樂於捐助慈善事業,但有些人的目的只為了逃稅,甚至有人將錢捐進自己成立的慈善團體, 卻不把款項用到實際的慈善工作中。這種表面的「布施」,起心動念源於貪心。不僅貪取了善長的好名聲,還貪了本應用作慈善的善款,這行為將增長惡的業報。
故事第二層意思是要告誡我們不要成為愚蠢的人。愚蠢的人看到毒蛇可以變成黃金,便以為所有毒蛇都可以變成黃金,不知曉內心的真誠和善念,才是真正的寶物。我們凡夫無法看見別人的起心動念,所以對於別人的行為,我們不應該過多的議論和批評;更不應該以投機取巧的方法獲得利益。佛教徒要善護自己的起心動念,只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不使惡念生起,那麼一舉手一投足,都自然會成為真正的善行,也會帶來善果。
資料來源:《佛聯匯訊》第277期,2025年4月

為佛教 為眾生
因緣不可思議,感恩上印下順導師為我舉行簡單的皈依儀式,授以言簡意賅的「為佛教、為眾生」六字,終入戒場而圓滿受戒。
「為佛教」是內修,「為眾生」則要挑起如來家業,走入人群救度眾生。所以我認為,既然我有殊勝因緣走入佛門,成為佛教界中名譽很清高的上印下順導師的弟子,師父囑咐我「為佛教,為眾生」,我就要以此立志,終身奉行。師父的道德與學問廣受崇敬,既能皈依師父門下,就要好好地修行,不能使其蒙羞,更要積極踐履佛教精神。
「靜思法脈」不是現在才開始,「慈濟宗門」也不是現在才說。自我在皈依時,從師父得到
「為佛教,為眾生」這六個字的那一剎那間,就深植在我的心中,直到現在。
作者:證嚴法師

什麼是正能量?Positive Energy
正能量是傳遞希望的光芒,是指引方向的燈塔,是賦予力量的源泉,是啓迪智慧的鑰匙,是點燃自信的火種,是綻放快樂的芬芳。
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弘揚正能量,利益一切眾。
作者: 釋延惠法師
資料來源:香港少林寺文化中心

體悟道中的玄機
現今世界,出家修行難,外面誘惑太多,能夠堅持過著晨鐘暮鼓誦經打坐的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平凡的生活中處處都是禪機,看自己如何去體悟道中的玄機。
每天的日子雖然都是重複輪迴,這個心有時是雲裡霧裡,但想要守住這顆心,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與定力。 給自己找些修行的事業磨練磨練,才不會荒度光陰。
人生才會活得更加有意義、有價值!
作者: 釋延惠法師
資料來源:香港少林寺文化中心

證嚴上人開示之讀書很重要
從聽經當中發現到這句話,啊!師父在說我,觸到我的心,這個道理,好像正是我心在打結之時,這個道理能夠讓我心結、煩惱能開了。這是方法,她就取這二分鐘,來分享她的心得,來告訴大家。
讀書會就是要讀得有心得,用在我們的生活,人與人、家庭的問題、朋友的問題、人際的問題等等,法就是要聽在這樣,所以常常說,這叫做鋪路,讓大家有一條路,這個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將這條路鋪起來,一字一字一直鋪,鋪幾十年了,鋪到完整之時,大家生活中做人如何做,在這條路一直走過來,到現在幾年來就說菩薩,以前稱呼人都某某居士,現在這幾年來,我看到人就是菩薩啊,因為他已經入人群,他已經用方法在人與人之間,他不是生活為他的家庭而已,除了他的家庭,走入社會人群中去改變人人的觀念,轉煩惱為法喜,所以現在已經得法,與人分享,這叫做菩薩,這叫做傳法人!
資料來源:證嚴上人法音集